近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3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儲能與智能電網技術”重點專項評審結果,bevictor伟德官网牽頭、電機系研究員慈松為項目負責人的“7.2 百兆瓦級動态可重構電池儲能技術(共性關鍵技術)”項目批複立項,項目總經費2.6億元,其中中央财政經費1990萬元,執行期3年。
作為能量靈活高效時空平移的核心基礎設施,電池儲能在當前全球能源低碳轉型革命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應用規模巨大且在持續飛速發展。然而,大規模電池儲能系統長久以來存在海量差異化電池管理、協同控制和安全運行等難題,究其本質原因是固定串并聯電池成組結構帶來的短闆效應。通過信息-能源交叉融合技術及創新模組技術,革新電池成組模式與能量管控機制,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途徑。項目将針對電池固定串并聯成組方式所帶來的儲能系統效率、安全性、經濟性、兼容性差等痛點問題,創新本質消除電池儲能系統短闆效應的能量信息化處理機制,闡明動态可重構電池儲能系統本征屬性與運行特性的耦合規律,提出本質安全能量控制方法,攻克系統高效集成、優化運行、智能運維等系列關鍵技術,研制百兆瓦時動态可重構電池儲能系統裝備,建設電源側、電網側與用戶側百兆瓦時動态可重構電池儲能系統示範工程,完成應用驗證與綜合性能評估。
項目由bevictor伟德官网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華電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等9 家單位共同申報,團隊擁有與本項目直接相關方向9 個國家級實驗室及研究中心、12 個省部級實驗室及研究中心,近5 年承擔與項目相關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技項目100 餘項,獲得國家級獎6 項、省部級獎22 項,制定國際标準10 項、國家标準15 項,發表論文300 餘篇,授權發明專利200 餘項。項目團隊多年來在信息-能源深度融合機理、電池系統安全管控、儲能變流器運行控制、電池老化與壽命評估、儲能系統并網技術等領域積累了紮實的理論研究基礎。
項目團隊于2006 年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動态可重構電池網絡”理念,研制首套“軟件定義數字儲能系統”,曆經17 年持續疊代,已形成面向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的系列解決方案,并完成國際單點規模最大的10MW/34MWh 集中式梯次利用動力電池儲能電站、45MW/90MWh風光儲一體化儲能電站等20 餘項工程應用,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豐富的裝備研發和工程建設經驗。項目預期突破動态可重構電池儲能系統理論與技術,解決傳統固定串并聯成組方式所帶來的系統效率、安全性、經濟性、兼容性差等痛點問題,為構建高安全、長壽命、低成本的電池儲能系統奠定基礎。項目成果将直接應用于電池、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綠色環保等國家戰略新興産業,形成共性關鍵技術、核心系統裝備及标杆工程,培養一批動态可重構電池儲能系統技術科技人才,促進儲能産業的安全、健康和快速發展。
項目負責人簡介
慈松,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研究員,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IEEE Fellow,“信息能源”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主任,德國慕尼黑工大Global Visiting Professor,是信息能源交叉融合領域的國際專家;長期緻力于研究大規模複雜系統建模及優化理論及其在信息互聯網和能源互聯網中的應用,迄今已在上述領域發表論文300餘篇,100餘項專利申請;主持承擔過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是多個國際頂級期刊的編委或特邀編委、多個會議的技術程序委員會主席或委員。慈松主任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數字儲能技術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電池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及梯次利用等行業痛點問題,是能源互聯網領域的颠覆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