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代表、2017級電機系本科生 劉至真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各位老師、學長,親愛的同學們:
我是2017級的本科生劉至真,很高興能在這裡發言。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園子裡五萬多名同學向學校道一聲:生日快樂!
四年前,“清華”隻是個讓我仰望的名字。直到我真正融入其中,她的形象才逐漸變得立體而親切。這裡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有豐富的課堂,有溫暖的集體,在這裡,我們可以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在清華成長,我們勤奮學習、挑戰自我。如果問在清華學習是怎樣一種體驗?答案無疑是“難!”我的第一門專業課是《電路原理》,這門4學分的課硬是上出了8學分的感覺。每節課前,老師會為我們整理出若幹知識點,但我需要在課外投入兩到三倍的時間反複看慕課、閱讀參考書去理解消化這些知識,一旦預習不充分,實驗設計就兩眼一抹黑。在完成期末大作業時,我和室友熬了無數個夜晚修改電路設計方案,當一個個最基礎的元器件在我們手中變成真實可觸的自動避障車時,成就感和幸福感迎面而來。知識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對挑戰迎難而上,才能有所收獲。
在清華成長,我們堅持鍛煉、強健體魄。大家都說清華是著名的“五道口體校”,一入學我就體會到了。從我們2017級開始,學校恢複了“不會遊泳不能畢業”的老校規。要知道高考之前的我可是從來沒有下過水的。我想遊泳肯定比考上清華容易些吧。我一面鼓勵着自己,一面寫下鍛煉計劃。在“無體育,不清華”的濃厚氛圍中,我逐漸養成了堅持鍛煉的習慣。我享受在跑步中放空自己的輕松自在,享受在乒乓球比賽中的酣暢淋漓,運動總是讓我感到身心愉悅。如今,我不僅順利通過了遊泳測試、3000米跑進了11分半,還和隊友一起拿下了馬約翰杯乒乓球團體冠軍,體育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清華成長,我們開拓視野、心懷家國。學校總是鼓勵我們參加各類實踐活動。利用假期實踐,我感受到精準扶貧給農村改變帶來了希望,了解到可再生能源産業未來發展的動向,認識到“一帶一路”給西部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對腳下的這片熱土有了更深厚的感知。2019年,我參加了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群衆遊行活動。訓練場上的铿锵呐喊、傍晚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長安街邊的徹夜深談,都讓我難以忘懷。十一當天,我們3500多名清華師生組成“偉大複興”方陣,揮舞花束、簇擁彩車走過天安門。當看到佩戴着勳章的耄耋老兵乘車經過,當聽到“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那段動人的童聲,我激動地熱淚盈眶。我們行走在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道路上,真切地感受到生逢盛世,肩負重任。
今天我們共同慶祝清華110歲生日,不久後我們還将迎來中國共産黨的百年華誕。百年接力,強國有我。我們将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腳踏實地、錘煉本領,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謝謝大家!
本文轉自bevictor伟德官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