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黨智敏教授主編專著《儲能聚合物電介質導論》(精裝,438頁,ISBN:978-7-03-067591-0)由科學出版社發行。此前由黨智敏教授主編英文專著《Dielectric Polymer Materials for High-Density Energy Storage》(精裝,500頁,ISBN: 978-0-12-813215-9)已于2018年由Elsevier旗下William Andrew出版社發行,這兩本專著系薄膜電容器用儲能聚合物電介質領域國内外首部中英文專著。
儲能薄膜電容器作為一種物理儲能器件,在新能源和柔直輸電系統、脈沖功率電源、電動汽車、電磁能裝備及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等領域均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發展高儲能密度的聚合物薄膜介質材料是該領域國内外研究的熱點和難點。運用電介質物理與電介質化學的理論,通過精巧設計聚合物多尺度結構(特别是鍊結構和聚集态結構等)或者聚合物複合材料的顯微結構或介觀結構是實現高儲能密度聚合物電介質及其複合電介質的重要途徑。
正是基于聚合物電介質在薄膜電容器中的應用場景,圍繞提高器件儲能密度的目标,專著試圖系統闡述儲能聚合物電介質及其複合電介質多尺度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其有兩個目的:一是希望引導該領域研究人員對新型儲能聚合物電介質的深入研究;二是試圖架設材料科學研究與高儲能薄膜電容器研究之間的橋梁,最終實現“料定電容未來”的研究初衷,專著的出版可為儲能聚合物電介質材料領域研究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幫助,以促進儲能聚合物電介質薄膜的研究與應用。
“書中涵蓋内容豐富,基本全面反映了儲能聚合物電介質領域的主要成果和關鍵問題。在處理方法上,作者力求基礎理論簡化、易懂和實用,強調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與實際材料問題緊密結合。在論述中,則主要側重于材料介電性能調控方法的實際應用,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體系為例,給讀者展示了如何運用新材料設計思想開展儲能電介質新材料的研究”.
摘自南策文院士的序
“但由于該領域存在的幾個關鍵科學問題尚未真正解決,儲能電介質材料研究的颠覆性突破仍需時日。此時,撰寫和出版内容新穎、概念清晰、方法多樣、論述深刻而系統的專著是十分必要的,黨智敏教授的《儲能聚合物電介質導論》專著有望推動該領域的研究向更好層次邁進。”
摘自李言榮院士的序言
作者簡介:
黨智敏,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科學中國人(2014)年度人物,中國複合材料學會首屆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排名第一)。在先進能源電工材料與器件領域國内外著名學術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高電壓技術》,《電工技術學報》和《複合材料學報》等已發表300餘篇論文,被SCI刊物他引超過13000次,H-index為60,多篇論文為ESI高被引論文。自2014年起連續7年入選Elsevier數據庫“中國高被引學者”。《IET Nanodielectrics》英文期刊創刊主編,英國IET學會Fellow,兼任中國科協先進材料聯合體委員,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及副秘書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