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屆日内瓦國際發明展覽會于當地時間3月18-25日開展線上評審。bevictor伟德官网此次18個團隊參展的22個項目全都斬獲佳績,共獲得1個本屆國際發明展最高級别獎項“特别嘉許金獎”、11個金獎、7個銀獎和3個銅獎,共計22個獎項,獲獎總數創曆史新高。其中,電機系在此次展會參展的10個項目全部斬獲佳績,包括1個本屆國際發明展最高級别獎項“特别嘉許金獎”、6個金獎、2個銀獎和1個銅獎,為此次獲獎項目最多的單位。
趙争鳴教授團隊完成的“離散狀态事件驅動(DSED)電力電子建模仿真方法和DSIM仿真軟件”項目獲得“特别嘉許金獎”。該項目首創了DSED建模仿真方法,形成了首款國産通用電力電子仿真軟件,相比國外先進軟件仿真效率平均提高兩個數量級,根除了發散問題,為大容量電力電子系統瞬态仿真奠定了理論基礎并提供了通用解算平台。

趙争鳴教授團隊
新能源電力系統動态與運行科研團隊胡偉副研究員牽頭完成的“複雜電力系統的網源智能協調控制技術”項目獲得金獎。該技術從多個尺度全面評估電網的狀态,同時采用交叉疊代和分層控制實現電力系統的多目标優化,建立了網源智能協調控制技術體系,并成功應用于我國的多個交直流混聯省級電網,為複雜電力系統的網源控制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法。胡偉副研究員牽頭完成的“基于深度學習的電力系統暫态穩定智能評估方法”項目獲得金獎。該技術借助深度置信網絡強大的數據挖掘優勢,深度挖掘暫态穩定分析中積累的海量數據,突破現有評估方法中低評估準确率以及不滿足在線應用實際情況的局限,實現大電網暫态穩定性快速、準确評估。

胡偉副研究員團隊

複雜電力系統的網源智能協調控制技術框架結構
此外,胡偉課題組的“基于電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配電網智能分析技術”和“大電網災變情況下主動解列和快速恢複技術”兩個項目分别獲得銀獎。“基于電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配電網智能分析技術”項目基于智能電表計量、采集終端拓撲分析、用戶信息和地理信息等跨平台多源大數據,開發了低壓台區線損在線計算和管理綜合決策平台,實現了仿真模型管理、台區戶變關系識别和線損計算等模塊的可視化應用。“大電網災變情況下主動解列和快速恢複技術”項目提出了基于有序二叉決策圖(OBDD)的主動解列策略搜索方法,以及大電網解列後快速穩定性恢複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大停電事故的發生,減少大停電帶來的經濟損失。
智慧能源實驗室鐘海旺副教授、夏清教授、康重慶教授、譚振飛和顔心斐完成的“跨省區、多周期電力交易關鍵技術與軟件平台”項目獲得金獎。該項目提出了通過可行域投影降低中長期電力交易安全約束維度和數量的方法,開發了支撐跨省區、多周期電力交易的軟件平台,為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和大範圍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了技術支撐。
低碳能源實驗室杜爾順助理研究員、我系智慧能源實驗室張甯副教授、陳啟鑫副教授、康重慶教授等完成的“綜合能源系統全景運行模拟軟件平台”項目獲得金獎。該項目提出了基于全年時序優化運行模拟分析綜合能源系統運行特性的方法,開發了支撐區域級與跨區級綜合能源系統的運行模拟軟件平台,為綜合能源系統的優化調度和經濟、環保與能效特性分析提供了技術支撐。此外,智慧能源實驗室陳啟鑫副教授團隊完成的“抑制電力市場操縱的電力系統調度技術”項目獲得銅獎。該項目提出一種市場環境下基于發電容量控制的電力系統調度方法,通過控制市場主體的發電競争容量,在事前減少具備市場力能力的市場主體競争容量,以削減其市場力能力,從而實現還原充分競争的市場環境,出清反應市場價值的量價結果。

電機系智慧能源實驗室團隊

綜合能源系統全景運行模拟軟件平台界面
張品佳副教授團隊完成的“高精度洩漏電流傳感技術與裝置”項目獲得金獎,該項目提出了基于電磁模态解耦理論的高精度洩漏電流傳感設計方法,發明裝置将傳統測量精度從A級别提高到mA級别,解決了電氣設備在線故障預警中的關鍵技術瓶頸。

高精度洩漏電流傳感技術與裝置
信息能源實驗室慈松研究員團隊完成的“基于數字儲能技術的退役動力電池無損梯次利用”項目獲得金獎。數字儲能是一種颠覆性的電池能量管控技術,基于動态可重構電池網絡接理論,數字儲能系統納了電池電化學差異,在線屏蔽了電池電熱故障,完美解決了電池短闆效應。該技術大幅度提升了電池大規模應用時的系統循環壽命和功率響應能力,因此非常适用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儲能電站的搭建。

數字儲能
日内瓦國際發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of Geneva)創辦于上世紀的1973年,每年一度(2020年受疫情影響未舉辦),截至2021年,已經成功舉辦了48屆。此大型國際展覽由瑞士聯邦政府、日内瓦州政府、日内瓦市政府和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共同舉辦的,也是全球舉辦曆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發明展之一。
轉載聲明| 本文轉自bevictor伟德官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