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于近日舉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經多項學術計量指标綜合評價,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内學術論文(2019)”。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康重慶教授在中文EI期刊《電力系統自動化》上發表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關鍵科學問題與理論研究框架》與張甯副教授在中文EI期刊《中國電機工程學報》上發表的《能源互聯網的區塊鍊技術:研究框架與典型應用初探》被評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内學術論文(2019)”。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關鍵科學問題與理論研究框架》一文從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帶來的強不确定性和高度電力電子化帶來的穩定機理變化兩個方面,分析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從中國未來電力系統結構形态分析與電力預測、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輸電系統規劃、含高滲透率可再生能源的配電系統規劃、電力電子化電力系統穩定性分析、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聯系統的優化運行等5個方面提出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研究框架,重點闡述了這5個方面的相互關系,并對未來的研究進行展望。本文的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為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康重慶教授,作者還包括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姚良忠教授。本文是2016年國家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項目1.1“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的電力系統規劃與運行基礎理論”代表性成果。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文在中國知網CNKI被引量282篇次,下載量4000次,在《電力系統自動化》2017年以來發表的所有論文中被引量第1,下載量第5。
圖1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關鍵科學問題與理論研究框架
《能源互聯網的區塊鍊技術:研究框架與典型應用初探》一文介紹了區塊鍊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從功能、主體、屬性等3個維度對區塊鍊技術在能源互聯網中的應用進行了歸納和分析,從能量、信息以及價值的角度闡述了區塊鍊技術對能源互聯網中源、網、荷、儲等不同主體在計量認證、市場交易、協同組織、能源金融不同環節中發揮的作用。在此基礎上,以碳排放權認證、信息物理系統安全、虛拟發電資源交易以及多能源系統協同4個場景為例說明了區塊鍊技術在能源互聯網中的具體應用方式。區塊鍊技術的去中心化、透明性、公平性以及公開性與能源互聯網理念相吻合,其發展與應用将進一步推動能源互聯網的建設。本文的第一作者為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的張甯副教授,通訊作者為康重慶教授,作者還包括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生王毅、本科生程将南與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研究員賀大玮。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文在中國知網CNKI被引量330篇次,下載量18700次,在《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6年以來發表的所有論文中被引量第2,下載量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