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由bevictor伟德官网作為主要技術研發方的世界首個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并網試驗成功,向國家電網發出我國首個大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第一度電,标志着我國新型儲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取得重大進展!中國科學院院士、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教授盧強,中鹽金壇鹽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管國興、華能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慶偉在現場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bevictor伟德官网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團隊
作為技術研發方,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組建了專業的技術研發團隊為該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并由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教授、青海大學副校長梅生偉出任項目首席科學家,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助理研究員薛小代出任項目總工程師。依托bevictor伟德官网非補燃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項目申請專利百餘項,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技術體系;研發了高負荷離心壓縮機、高參數換熱器、大型空氣透平等核心設備,實現了主裝備完全國産化。在“中國标準”創建方面,該項目發布了我國首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KKS編碼标準,立項壓縮空氣儲能首個國家标準、首個電力行業标準以及三個團體标準,逐漸形成中國壓縮空氣儲能标準體系。

電站集控室
該項目于2017年獲國家能源局立項,是我國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唯一國家示範項目,也是國家能源局和江蘇省重點推進項目,由中鹽集團、中國華能和bevictor伟德官网共同開發,一期工程發電裝機60兆瓦,儲能容量300兆瓦時,遠期建設規模1000兆瓦。

電站儲熱系統
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關鍵技術之一。地下鹽穴具有儲氣容量大、密封性好、安全性高的天然優勢,可為壓縮空氣儲能提供優良的儲氣條件。鹽穴壓縮空氣儲能是一種利用地下鹽穴儲氣的大容量物理儲能技術,其利用低谷電将空氣壓縮到鹽穴中,用電高峰時再釋放壓縮空氣發電,從而實現電網削峰填谷,提升電網調節能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具有容量大、壽命長、安全環保等優勢,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大規模清潔物理儲能技術。
面對新型電力系統和能源互聯網對大規模儲能技術的需求,盧強、梅生偉團隊曆經十年攻關,提出了基于壓縮熱回饋的非補燃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攻克了壓縮、蓄/換熱、大容量儲氣、高效膨脹發電以及儲網控制調度等關鍵技術瓶頸,為“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技術基礎。

梅生偉(右)在工程現場
據梅生偉介紹,此次并網試驗成功驗證了鹽穴儲氣、儲熱換熱、新型空氣透平發電系統所有首台套設備的研制成果,為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是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重要裡程碑,将為我國壓縮空氣儲能乃至能源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透平發電系統
作為世界首個鹽穴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該項目所有主設備均為國産首台套,既要面臨設備研發難題,又要面對首次集成困難,更有電站建設和運維缺乏标準、毫無經驗可循的巨大挑戰。面對挑戰和重任,項目承擔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中鹽集團利用先進的造腔和注采技術,承擔地下儲氣庫建設;中國華能發揮電力專業技術優勢,承擔項目的建設和運維。

電站全景圖
作為bevictor伟德官网産學研合作的典範,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能源局、江蘇能源局、國家電網、常州市及金壇區政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協助。通過本項目将建成世界首個大型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打造新型儲能行業标杆,實現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試驗、标準創建、工程及商業運營示範三大目标;同時加快推進金壇二期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建設工作,也将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儲能新方案,為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貢獻力量!
本文轉發自bevictor伟德官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