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8日上午,2019年度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年會在西主樓三區102會議室召開,實驗室學術委員、盧強院士、韓英铎院士及領導班子、骨幹成員等40餘位老師參會,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馬偉明院士主持,bevictor伟德官网科研院院長方紅衛、副院長甄樹甯出席會議。

馬偉明院士主持會議
首先,科研院院長方紅衛緻歡迎辭,對參會的各位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介紹了2019年bevictor伟德官网在科研工作總體思路和關鍵進展。

科研院院長方紅衛緻歡迎辭
随後,實驗室主任曾嵘教授宣讀了國家科技部批複的本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成員,并為馬偉明院士頒發學術委員會主任聘書,馬偉明院士為其他委員頒發證書。

之後,實驗室主任曾嵘教授彙報了實驗室工作進展,從實驗室總體概覽、2019年度重點工作進展、實驗室總結與思考三方面向學術委員們彙報工作,并重點針對實驗室方向聚焦、團隊建設機制、大平台建設三方面問題,探索實驗室發展新思路。

曾嵘主任彙報工作
之後,康重慶教授、黨智敏教授、張品佳副教授、麻林巍副教授分别就“支撐電力交易的大電網優化調度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物理電容儲能與儲能電介質材料”、“高可靠性高效率新能源車用電驅動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有效管控能耗增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方法和應用”這四個年度代表性成果進行了專題彙報。


與會人員認真聽取報告
最後,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盧強、韓英铎院士對實驗室的未來發展思路提出了許多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盧強院士建議以基礎科學與重大工程需求相融合為導向,長期堅持、锲而不舍。韓英铎院士指出實驗室要向馬偉明院士的科研團隊學習,學思想和團隊組織,面向新時代,做出中國特色,要集中力量辦大事。馬偉明院士指出實驗室定位一定要準确,七個方向更多是傳承和拓展,需要按照共性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重新整合。湯廣福院士建議實驗室要以需求為導向,側重能源轉型,瞄準國際前沿,聚焦卡脖子問題,研究方向朝材料、器件、(傳感)芯片方向整合布局,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王秋良院士指出實驗室應加強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郭劍波院士指出實驗室定位要考慮到國家大的需求,站在全行業視角,突破關鍵問題。鞠平委員建議群龍要有首,群山要有峰。王成山委員指出不要被項目拖累,應該在國家科研上發揮引領作用。廖瑞金委員建議要有計劃組織團隊,在學科融合方面做出新突破。文勁宇委員指出恰逢能源轉型的關鍵期,在這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把握好機遇。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委員們對實驗室未來發展思路積極建言獻策,實驗室領導班子認真聽取了委員們的建議,并表示将認真學習、領會這次會議的精神,探讨實驗室的發展。

參會委員與部分實驗室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