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上午10時,電機系利用騰訊會議網絡平台,舉辦了第二期“雲上論電”線上學術報告會活動,本場報告會邀請了工信部産業發展促進中心“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專家委員會的劉建明主任,重點圍繞國家智能電網重點研發計劃與未來戰略進行分享。電機系魯宗相、慈松、陸超、胡偉、劉鋒、王奎、張甯、鐘海旺等老師與八十餘名本研學生一道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由電機系副主任魯宗相主持。
劉建明教授的報告主要介紹了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以及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兩部分内容,圍繞過去國家在電網領域的研發項目進展以及未來電網發展戰略進行分享。他從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背景談起,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财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時的會議精神,分析了國家對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的科技創新規劃,回顧智能電網作為2030國家重大專項之一的相關背景,并介紹了智能電網重大專項的總體思路。結合智能電網技術及裝備專項中的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大電網柔性互聯、多元用戶供需互動用電、多能源互補的分布式功能與微網、智能電網基礎支撐技術這5個大方向,劉建明教授分門别類的展開說明,介紹2016年以來的重點研究專項的項目基本情況的同時,從每年項目中選出兩個具有代表意義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分析,為與會老師、同學提供了了解智能電網領域的多元視角。最後,他勉勵在場師生所從事的智能電網工作是一個偉大的事業,相信今後也會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在互動提問環節,與會老師、同學踴躍提問,劉建明教授耐心細緻地進行了一一解答。除了解答如儲能、電力電子等智能電網支撐技術問題外,劉建明教授對電動汽車、量子信息、5G通訊、人工智能等當下熱點問題也闡述了個人的見解,他指出: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的關鍵在電池特性和政策激勵這兩方面,但在未來的發展也會較為迅速;量子信息技術會在智能電網信息安全領域有較廣泛應用,例如山東等地的電力公司已使用了該技術保障電力系統安全;5G通信技術已在智能電網專項的項目中試點驗證,今後會有一定更多的應用,5G切片在電力專網中也會有較大的應用前景;人工智能技術目前在巡檢、調度自動化等電網領域已得到一定的應用,未來還有較大的發展提升空間。劉建明教授從宏觀講到微觀,結合真實案例與數據,對師生們關心的科研、項目、戰略規劃問題進行了回複,在場師生均表示受益良多。
最後,魯宗相教授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對劉建明教授精心準備的報告表示了感謝。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電機系絕大部分學生均在家中開展學習及科研工作。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電機系響應學校“從我做起,同心戰疫”的号召,電機系研團總支、電機系研究生會、IEEE PES Student Branch Chapter聯合推出“雲上論電”線上系列學術報告會,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邀請校内外專家學者,暢談研究前沿,分享學術思想,讓同學們足不出戶即可了解電氣工程領域的最新進展。這充分體現了電機系對同學們的學術科研及個人發展的高度關注及重視,幫助同學們開拓研究視野、激發學術志趣、促進學術交流,相信同學們通過此次活動,将會以更昂揚的姿态迎難而上,完成科研攻關工作,對自身發展和選擇也會有更深入的思考。
供稿 電機研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