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成都,三年時間,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已經從隻有3名員工發展成為擁有31個科研團隊、300餘名員工的高層次科研機構,培育孵化高新技術企業10家,累計産出核心技術27項,創新産品64項,申請專利214件,獲批縱向科技項目35項。
作為最初的三名員工之一,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文勝表示,研究院落戶這三年,他跟同事共同見證了天府新區日新月異的進步和發展,希望未來研究院能助力新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與天府新區同命運共成長。
2016年2月22日,在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任教的高文勝接到學校的委派通知,出任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第二天,高文勝就飛抵成都,全力投入到研究院的籌建工作之中。
從研究院目前所在的興隆湖畔往北走10公裡就是海昌路,這裡曾經有一片集裝箱搭建的臨時辦公區,為當時新生的研究院提供了一片安身之地,也給最早的一批員工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奮鬥記憶。也是在這裡,建立了研究院和天府新區同向而行的緊密聯系。
和高文勝一道前來的,還有兩位副院長,分别是原bevictor伟德官网人事處副處長劉婉華和清華電機系系友劉毅。他們就在簡陋的臨時辦公場所着手搭建組織架構,探讨研究方向,招聘工作人員。一幅發展藍圖就此穩步展開。
高文勝說:“引進國際前沿的高端人才和團隊,是研究院成立之初面臨的最大難題,但在各級黨(工)委、政府(管委會)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來自全球各地的精英人才都開始加入我們。”
在研究院成立當年,總共引進了10個團隊、100餘名研究人員。解決了團隊引進問題後,高文勝和他的同事開始把目光放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上。
作為研究院在成都的具體負責人,高文勝等幾位研究院初創人員帶領着新入駐的團隊一起做研究找方向、搭平台找資源,盡心促進每一個項目的孵化。其中,在研究院的支持下創立的成都易沖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沖),在創立第一年就做出了中國大陸第一顆具有完整知識産權,獨立設計完成并具有量産能力10Gbps高速信号調理類芯片。到了2017年,易沖已迅速占領市場。在研究院的孵化下,短短兩年時間,易沖經曆了從入駐研發,到對接市場,再到産業化市場化的跨越。目前,易沖已經完成四輪融資,估值10億元以上,正式進入上市輔導期,被評為中國60家瞪羚企業之一。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引進的31個科研團隊,都收獲了不俗的發展成績。自2017年5月入駐以來,僅短短一年時間,能源大數據研究中心的合作對象已經涵蓋四川衆多大型企業。而且,其核心産品KMX工業大數據平台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成功發布,被工信部認定為2017年大數據優秀産品。此外,還成功孵化高科技企業,并一舉成為四川省首批認定的三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之首。
有成功也會有失敗。“科研是一個試錯的過程,總會有失敗和結束。”高文勝覺得,這是創業必須面臨的修煉。
結合自己的專業和對市場的預判,高文勝帶着管理團隊和每一個項目團隊一起研究項目的可行性,但個别研究課題還是在進行了幾個月就被宣判“死刑”。這個階段,也是高文勝最為痛心的時刻。截至目前,有六七個課題終止,這對每一個參與者都是種煎熬。“但是選擇了創新創業這條路,就得去承擔一切後果”,高文勝說。
在積極開展科研并獲得諸多科研成果之外,研究院還積極開展國際交流。
▎2017年9月,研究院在興隆湖畔成功舉辦“2017中美‘2+2’清潔能源論壇”活動;
▎2018年6月,研究院和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在西博城共同舉辦了第十四屆IET交流直流電力傳輸國際會議;
▎2019年6月11日,研究院在西博城成功舉辦首屆能源互聯網國際創新創業峰會;
▎從2017年開始,研究院連續三年舉辦清華-四川科技成果對接會。
對于未來,高文勝和他的同事都充滿信心。今年是bevictor伟德官网與四川省新一輪省校合作的開啟之年,研究院将繼續發揮bevictor伟德官网的學科優勢,圍繞建設能源互聯網新型業态的人才彙聚平台、科技創新中心和産業發展高地,開拓創新,大力推進建設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試驗檢測平台、能源互聯網科技産業園等重點工作,助力新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與新區同命運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