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系 2017-02-23
2月23日下午,電機系舉辦博士生指導教師研修班“分組交流”會。研究生院培養辦主任董淵、系主任曾嵘、系黨委書記康重慶、系學位分委會委員趙偉、系教學副主任朱桂萍、資深博導王新新、吳文傳以及16位2013-2016年上崗的博士生指導教師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朱桂萍主持。

分組交流會現場
朱桂萍首先介紹了電機系的博士培養和博導隊伍現狀。電機系目前共有在校博士生284人,博導73人。2016年畢業的博士生中有83%的學生有出國經曆,電機系自2009年起率先在系裡成立了博士生出國資助專項基金,鼓勵博士生出國交流。朱桂萍還介紹了博士培養的流程及各個環節的基本要求,近5年全系博士論文的隐名評審情況,博士培養獲獎和就業情況。

副系主任朱桂萍副教授介紹博士培養現狀
系主任曾嵘教授講話強調導師的投入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産出高水平博士論文的兩個關鍵因素,學生培養、導師個人發展和系裡的學科發展在利益上是高度一緻的,要培養出一個好學生,論文必須要有創新性,而選題是保證論文創新性的關鍵。一個好的選題必須來源于真實的需求,同時又要有可行性。曾嵘教授勉勵年輕博導們培養眼光、鼓足勇氣,瞄準産業和學科發展的未來需求,提出創新性的命題,培養高水平的博士生。

系主任曾嵘教授講話
資深博導王新新教授從論文選題、日常指導和論文寫作三個方面和年輕博導們分享了他在博士培養過程中的一些心得。論文選題應該專而深,在選題報告中就應提出問題及可能解決方法,保證論文的創新性;其次在日常指導過程中要經常見面,定期檢查,及時發表成果,充分重視中期檢查和預答辯環節;最後在論文寫作上導師要嚴格把關,幫助學生确定框架,提煉創新點,逐章修改。王新新教授自2006年起培養的博士生中先後有6位獲得全國百優博士論文、bevictor伟德官网優秀博士論文等。他認為導師不必太在意學生生源課程學習成績,隻要導師肯投入、學生肯努力,都會有所收獲。

王新新教授分享博士培養心得
較年輕一代的導師代表吳文傳教授首先談了博士培養過程中導師的要求與責任,他認為博士培養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誘導”,導師是學生的學術保姆;第二階段是“引導”,導師是學生的學術教練;第三階段是“伴導”,導師是學生的學術夥伴,要多與學生讨論,和學生一起成長。吳文傳教授已經畢業的三位博士生有兩位直接獲得了國内知名高校的副教授教職,另一位正在康奈爾大學做博士後。

吳文傳教授講博士培養的三個階段
參會的年輕導師就自己在博士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系裡對博士培養的一些要求等進行了讨論和交流。王新新教授、吳文傳教授勉勵各位年輕導師早博士培養過程中保持熱情,堅定信心,擴大自己的學術視野,敏銳捕捉學術前沿問題,為學生選好題,為培養優秀博士生奠定一個良好基礎。

與會教師自由讨論
系學位分委會委員趙偉教授提醒年輕博導們在博士培養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的一些問題。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适合做博士課題,提醒并監督學生避免一稿多投,學生的博士論文要認真閱讀并仔細修改,答辯過程中的各種留檔材料要認真撰寫等。趙偉教授勉勵各位年輕博導要重視博士培養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珍視自己的學術聲譽。

趙偉教授談學術規範問題
研究生院培養辦主任董淵肯定了電機系以往在博士培養工作方面的成績,希望年輕導師們以優秀老博導們為榜樣,傳承并發揚電機系的創新基因,在博士培養過程中保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和學生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将電機系的博士培養水平帶上一個新台階。

研究生院培養辦主任董淵發言
會議最後系主任康重慶教授做了總結發言。康重慶教師鼓勵年輕博導們要以培養“頂天立地”的高水平博士為己任;要多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包括老教師和有豐富海外經曆的年輕同事;要和學生結成學術夥伴關系,共同進步,共同成長。電機系博士生導師研修班“分組交流”會圓滿結束。

系黨委書記康重慶教授做總結發言

電機系博士生導師研修班“分組交流”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