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至16日,應電機系教授梅生偉邀請,來自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德克薩斯農業機械大學、香港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諸多知名教授學者在bevictor伟德官网主樓報告廳舉行了題為“面向未來電網的前沿研究”(Today's Research for Tomorrow's Grid)的國際學術研讨會。梅生偉教授和吳複立教授作為此次研讨會的共同主席,與會教授學者包括: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IEEE Fellow、中科院院士盧強,電科院名譽院長、IEEE Fellow、中科院院士周孝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及香港大學榮休教授、bevictor伟德官网客座教授、IEEE Fellow吳復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IEEE Fellow、美國兩院院士Pravin Varaiya,香港大學教授、IEEE Fellow、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David John Hill,斯坦福大學Ram Rajagopal博士,美國阿貢實驗室的王建輝博士,德克薩斯農業機械大學的謝樂博士,香港大學侯雲鶴博士,電機工程協會前副秘書長李若梅博士、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電機系副主任康重慶、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長江學者梅生偉,bevictor伟德官网副教授陳穎等,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沈沉等。

下午的研讨會以中國電科院周孝信院士題為《未來中國電網之展望》(Future Prospects of Power Grid in China)的報告為開篇,周院士介紹了中國電力行業的現狀,回顧了中國電力行業飛速發展的曆史,展望了中國電力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還介紹介紹了當前中國電力行業中采用的先進技術。之後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梅生偉與客座教授吳復立分别以《智能電網中的工程博弈論》(Engineering Game Theory in Smart Grids)及《未來電網的機遇與挑戰》(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Future Grid)為題作了報告。梅生偉教授介紹了博弈論在多目标優化、魯棒控制、魯棒調度、安全防禦及電網演化等領域的主要方法及典型應用,描繪了基于博弈論的電力系統控制與調度體系框架;吳復立教授描述了未來電網應具有的特點及面臨的挑戰,并對電網發展與相關研究工作進行了展望。10月15日上午,workshop正式開始;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梅生偉教授、副系主任康重慶教授先後緻辭。随後,bevictor伟德官网盧強院士作了題為《更智能的電力系統與智能電網》(Smarter Power Systems and Smart Grid)的報告,闡述了智能電力系統和智能電網的定義與區别,介紹了智能電力系統和智能電網的控制理論與實現架構,展望了智能廣域機器人,并對目前的實現進展做了介紹。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Divid John Hill教授作了題為《未來能源網—建模、穩定控制研究》(Future Energy Networks - Modelling, Stability and Control Research)的報告,就未來能源網絡的建模、穩定與控制等話題闡述了自己看法。Hill教授認為未來能源網絡需要更加靈活、适應性強的建模方式,應當重新思考新能源接入場景下的電力系統穩定問題,并且指出未來的電網控制應當是分布式、分層并且具備自我學習能力。最後美國阿貢實驗室王建輝博士作了題為《智能電網:機遇、挑戰與解決方案》(Smart Grid: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的報告,展望了未來電網的特點,介紹了美國阿爾貢國家實驗室在智能電網各方面研究(包括魯棒機組組合、儲能、智能建築、動态線路輸送容量、電網安全等)的最新進展。
10月16日上午,美國兩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Pravin Varaiya教授作了題為《面向可再生能源發電整合的時間差異化電力服務》(Duration-differentiated Electric Service for Integrating Renewable Power)的報告,以新能源接入後帶來的不确定性及如何匹配供需關系為着眼點,基于産品差異化,提出Duration-differentiated能源服務形式,并作了相關讨論分析。德克薩斯農業機械大學的謝樂博士以《智能電網數據的閉環》(Closing the Loop Around Smart Grid Data)為題作了報告。就如何高效利用智能電力設備包含的巨維數據等問題進行讨論。報告分析了将高維相量量測單元(PMU)數據降維,用于早期事故防禦,進行次同步振蕩等異常運行狀态的辨識和消除方法;同時探讨了辨識靈活需求數據實現預測調度的方法。最後,斯坦福大學Ram Rajagopal博士作了題為《需求側運行與管理的數據可視化與挖掘系統》(Visualization and Insight System for Demand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的報告,就需求運行和管理的可視化問題展開深入讨論。通過分析用戶行為中的潛在靈活性,探讨數據驅動的運行管理,給出需求側響應的基本框架。展望了基于數據驅動的思想在電力市場價格及微電網中的應用。
10月16日下午,bevictor伟德官网陳穎副教授及香港大學侯雲鶴博士分别作了題為《廣域控制下電力系統的信息安全評估》(Cyber Security Assessment of Wide Area Controlled Power System)和《通用自适應系統恢複策略:面向自愈型智能電網》(Generic and Adaptive System Restoration Methodology: Towards a Self-healing Smart Grid)的報告。陳穎博士在現代電網中信息網絡與物理網絡之間的交互影響更加複雜的背景下,提出了評價網絡攻擊短期影響的直接方法和長期影響的間接方法,介紹了針對廣域控制下的網絡安全問題建立的物理網絡、網絡攻擊模型,及相關聯合仿真平台。另一方面,針對于可再生能源接入導緻的系統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新型元件的接入導緻的系統複雜性的增加,侯雲鶴博士提出了自适應電網恢複策略。其通過對模型的改進,相對于傳統的電網恢複策略能夠較好地适應現代電網的要求。
通過對電力系統研究的前沿技術以及未來電力系統的發展的深入探讨,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當今電力系統正處于巨大的變革時期,未來電力系統将在電源、電網及負荷側均發生深刻變化,這為電力系統研究帶來了重大的挑戰和機遇。基于這一認識,與會專家學者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的新問題、新理論與新技術,以引領和支撐未來電力系統的發展。
兩天的研讨會,來自清華、中科院、華北電力大學、北方交通大學、香港大學的近60名老師和學生積極參與了國際研讨會的學習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