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校友會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電機系微信公衆号

校友微信公衆号

研究生微信公衆号

本科生微信二維碼

北京院微信公衆号

四川院微信公衆号

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系動态 > 新聞動态 > 正文

11月21日,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在大規模物理儲能方面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由盧強、梅生偉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曆經兩年的艱苦科研攻關,在安徽省蕪湖市建成了世界上首套“500kW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發電示範系統”,實現了百千瓦級的儲能和發電實驗,驗證了回熱式壓縮空氣發電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該示範系統成功将多級空氣壓縮、高壓氣體存儲、循環式熱回收、純空氣透平驅動和最優控制發電等多項關鍵技術和裝置加以有機集成,可實現大規模電能存儲和冷熱電三聯供的功能,具有零碳排、高效率、運行靈活和響應迅速等優點,為建設智能電網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近年來,随着智能電網技術的興起,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大量接入,國内外科研機構和企業均在加大投入,積極研發大規模儲能技術,以期主動消納間歇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并改善電網運行特性。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相比較于傳統的抽水蓄能電站,選址更加靈活,建設成本較低,且可冷熱電綜合供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為了提高透平運行效率,國外現有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均采用天然氣補燃模式,不僅廢棄了儲能環節中的壓縮熱,限制了壓縮空氣儲能的應用條件,并産生大量碳排放。因此,研發新一代、非補燃式的壓縮空氣儲能發電技術和系統,已經成為了國内外學術和工業界激烈競争的關鍵課題。

2012年7月,盧強院士受國家電網委托,主持國家電網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壓縮空氣儲能發電關鍵技術及工程實用方案研究”,總經費3000萬元。2012年8月,盧強院士團隊同中國科學院周遠院士團隊和中國電科院周孝信院士團隊充分合作,整合優勢科研力量,成立了項目總體領導小組,梅生偉教授任組長,形成了多學科聯合科研攻關群體,協同攻關,研究并提出了完備的非補燃式壓縮空氣儲能發電技術解決方案。為了全面驗證所提技術方案,項目組依托上海電氣集團、常州太陽寶集團等十餘家國内知名企業,在安徽省蕪湖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設計并建設500kW的非補燃式壓縮空氣儲能發電示範電站。2014年11月,該示範電站建成投産。初步的實驗表明,憑借最大化回收并利用空氣壓縮熱這一技術優勢,所建示範系統總體電能存儲效率與國外大型補燃式儲能電站相當。上述颠覆性創新成果的獲得,标志着我國在大規模儲能技術領域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未來,盧強院士團隊将開展理論研究和工程試驗,不斷提升非補燃式壓縮空氣儲能發電效率,并積極參與建設可平抑大型風電場和光伏電站間歇式發電的百兆瓦級大型壓縮空氣儲能發電系統,助推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和清潔能源革命。

非補燃式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示意圖

系統全景圖

壓縮空氣子系統

高壓儲氣子系統

透平發電子系統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團隊現場合影

—— 分享 ——

上一篇:百站訪古迹,追憶峥嵘史——記人文電機聯隊“一二·九”主題活動

下一篇:陳旭老師走訪南網主要是看望我系校友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