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機系迎來建系90周年的喜慶日子裡,為了突出系慶的學術氛圍,4月23日下午,電機系在西主樓3-217報告廳舉行景德講壇特别活動。本次特别活動包括主題報告和圓桌論壇兩個環節。活動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科院名譽院長周孝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顧國彪,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院長)歐陽昌裕,科技部重大專項司二級巡視員鄭方能,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等五位電機系傑出校友作為參會嘉賓。電機系主任康重慶主持本次活動,電機系黨委書記于歆傑等一百餘位師生參與活動。

活動現場
活動伊始,康重慶教授介紹了景德講壇設立的宗旨并簡要回顧了曆屆活動内容。随後,康重慶教授向到場師生介紹了本次活動主題報告的演講嘉賓——周孝信院士,講座正式開始。

康重慶主持會議
周孝信院士的報告題目是 “關于我國能源電力系統轉型發展的研究和思考”。周院士首先通過回顧電力系統的發展曆程,勾畫出了新型電力系統的結構模式和主要特征——當前的電力系統是在上世紀前兩代電網的基礎上,構成的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其主要特征為智能化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利用。随後,周院士對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結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周院士認為,我國西部适宜建設大規模能源基地,我們應當建立西部送端直流輸電網,并與中東部受端超/特高壓交流電網相融合,進行更大規模的西電東送。針對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和我國提出的雙碳目标,周院士指出,新能源占比不斷增大的條件下,應着力發展新型電力系統的長周期儲能,尤其是氫儲能和光伏發電的聯合應用與發展。延續構建新能源為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思路,周院士提出了綜合能源生産單元IEPU的方案設想。IEPU是綜合各能源生産環節為一體、實現能量高效傳輸利用的數字化生産單元。周院士認為,在未來,IEPU将與終端消費側智慧基本單元IECU共同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基本結構,對電網的特性和運行産生重要影響。

周孝信院士作報告
報告結束後,康重慶教授和于歆傑教授為周院士頒發了景德講壇證書和紀念品。師生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周院士的由衷敬佩。

向周孝信院士頒發證書
在接下來的圓桌論壇環節,顧國彪院士、歐陽昌裕、鄭方能、時璟麗等四位特邀嘉賓上台參與讨論。四位嘉賓首先分别從自身的研究和工作經曆出發,就我國能源政策、電力系統發展等提出了各自的見解。随後,四位嘉賓分享了自己在求學、工作中的感悟。顧院士還對同學們提出了要拓寬知識面、打開視野的期許,也對電機系提出了建設超一流學科的要求。各位嘉賓獨到而具有深度的觀點以及對電機系的殷切關懷之情,令到場師生無不感到振奮。

圓桌論壇
最後,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本次景德講壇特别活動圓滿結束。
景德講壇簡介:
高景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電力工程專家、傑出的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bevictor伟德官网原校長、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人、IEEE Fellow。
景德講壇宗旨是弘揚電機系優良傳統,紀念以高景德校長為代表的一大批電機系傑出前輩,傳承他們嚴謹治學、勇于創新的精神。所邀請嘉賓主要為國内外在電氣、能源、高等教育等相關領域有影響力的高層次專家學者。報告講座主題為前沿科技進展、重大戰略規劃、人才培養模式、教育理念創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