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系友,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電機系2019級本科生唐明睿。非常榮幸能在這裡發言。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電機系全體同學,祝福母系九十歲生日快樂!
三年前,清華電機系于我而言隻是一個敬仰的名字,直到真正走進其中,她的形象才變得立體而親切。
我發現,在電機系,老師和同學們似乎總在“跟自己較勁”。“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你會怎樣設計電路?”電路原理課的大屏幕上,總是投出同學們五花八門的想法。面對老師的問題,最初總是摸不到門,隻能課後跟着老師的思路一遍一遍推導,在下次課前看慕課的時候自己也試着編道題。久而久之,發現有時頭腦中也能靈光一現。大二的電機學,是大家公認的魔鬼課程。為了讓我們學明白,每次習題課前,鄭澤東老師都會把每個人做的題目仔細梳理一遍,我們不僅知道了怎樣是對的,更弄明白了自己是如何錯的。三種電機、四個等效電路、繞來繞去的各種電磁關系,為了條分縷析地給我們講明白,孫旭東老師閉關研究了整整一年。在電機系,我們總是尋求新的挑戰,于是便不斷産生新的麻煩,正因為如此,才能帶來新的改變。為學在嚴,厚積薄發,這是我感受到的電機精神。
我發現,在電機系,老師和同學們都努力“為家國用勁”。今年是高景德先生誕辰100周年,前幾天,在我們系公衆号的一篇文章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先生的執着與熱忱。十年内亂期間,盡管遭受迫害,先生仍雷打不動地苦心鑽研,在西主樓一個會議室門口的桌子前寫出了40多萬字的《串聯電容引起電動機自激》的手稿。在年事已高、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先生依然樂觀坦蕩,囑咐大家要團結一緻地把國家的科教事業搞得更好。秉承這種精神,一代代電機人做出了一個個突破性的科技成果,為國家電力工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14年,電機系同學發起了第一期“夢之網”計劃。八年來,我們在校友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們走到新疆塔什庫爾幹的邊陲小鎮、翻越四川阿壩和甘孜的高原藏區,為9所缺電少電小學搭建了近百千瓦的光伏微電網,為超過1000名當地師生帶來光明。身邊師長的榜樣和這些“走出去”的經曆都激勵着我們将“為人要正”的精神銘記于心。厚植家國情懷,擔當時代重任,這是我感受到的電機精神。
我發現,在電機系,總有一些人、一些事“為彼此鼓勁”。大二時班裡的主題團日上,一位老學長跟我聊起了和班裡同學拿下白光杯三連冠的故事,三十多年了,當時的場景學長仍曆曆在目。談到導師對他的指導,學長非常感恩。不僅和導師在學術上同頻共振,更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中深受啟發。今年的女生節,我收到了來自學生會朋友的一封很長很長的信,和一隻很暖很暖的貓咪台燈,叮囑我即使忙碌,也要記得少熬夜。信裡的問候和關心雖然看似平淡,但我知道,它會成為一份bevictor韦德国际一起經曆過的熱血青春和真摯友誼的紀念。這些來自老師、同窗與系友的情誼,在我們的生命中愈發厚重而熠熠生輝,讓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對清華、對電機系有着深深的牽挂。感恩互助,薪火相傳,這是我感受到的電機精神。
今天是電機系九十歲的生日。九十年來,一代代電機人始終在“跟自己較勁”,“為家國用勁”,“為彼此鼓勁”,他們以服務國家建設為己任,始終響應時代号召,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着智慧和力量。在這樣的集體裡學習和生活三年,我很幸福,也很感動,但更感肩上責任重大。相信未來,我和我的同學們也将秉承為學在嚴、為人要正的系訓,腳踏實地、錘煉本領,努力為祖國的電力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