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校友會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電機系微信公衆号

校友微信公衆号

研究生微信公衆号

本科生微信二維碼

北京院微信公衆号

四川院微信公衆号

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系動态 > 新聞動态 > 正文

 

2022國際綠色能源高峰論壇暨第14屆中美綠色能源高峰論壇于12月2-4日舉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本屆峰會是在聯合國第27屆氣候變化大會(COP27)之後舉行的一場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和能源領袖參與的高層次國際會議,由美中綠色能源促進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bevictor伟德官网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斯坦福大學Precourt能源研究院共同主辦。面對應對氣候危機的緊迫性,來自中國、美國、歐洲等國家及地區的諾貝爾獎得主、院士、資深專家,以“邁向碳中和之路的機遇與挑戰 ”為主題,聚焦能源技術創新的前沿關鍵領域,讨論邁向“碳中和”之路的思路、方法與路徑,推動國際合作共赢。

在1号的開幕式上,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總領事張建敏為本屆論壇發來賀信稱,中美綠色能源高峰論壇自2008年舉辦以來,已成為中美清潔能源領域有重要影響力的交流合作平台,期待論壇為共同探讨全球邁向碳中和之路建言獻策,為進一步推動中美科技交流,促進中美地方合作發揮積極作用。舊金山總領館科技參贊高鵬飛代表張建敏總領事宣讀了賀信。

高鵬飛宣讀賀信

美國加州副州長Eleni Kounalakis也為本屆論壇發來賀信稱,加州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是全球領先者,已經制定了到2045年實現100%清潔能源和碳中和的行動目标。加州和中國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領域保持着長期良好合作,作為世界上兩大經濟體,加州和中國承諾将共同努力加快向“零碳”未來的轉型。

張建敏和Eleni Kounalakis分别為本屆峰會發來賀信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主任、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院長康重慶在緻辭中表示,實現碳中和是全球重要的轉型目标,這個共同目标使得我們必須加強能源領域的合作。中國先後提出了雙碳目标、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發展新型能源體系等重大戰略,電力能源領域必将經曆一場颠覆性的體制與技術革命。能源的低碳轉型過程将充滿挑戰,需要精心設計轉型路徑圖,特别關注能源系統與自然氣候環境的緊密關聯,通過深度的國際合作使所有相關方廣泛受益。

康重慶緻辭

美中綠色能源促進會會長王麒在緻辭中指出,實現碳中和目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關鍵是“一個核心,兩個支撐”。“一個核心“是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建立基于全球合作的低碳科技創新體系;“兩個支撐”,是建立以“碳中和“為目标的政策體系和綠色金融為支撐,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和碳中和系統性變革。同時,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标,國際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中美兩國的學者、專家和工程師要在有着共同需求的“淨零”技術領域開展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王麒緻辭

本屆峰會上還發布了由美中綠色能源促進會和bevictor伟德官网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聯合編寫的《邁向碳中和之路上的能源技術創新》一書。該書由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韓啟德院士和諾獎得主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聯袂作序。二十多位作者包括了諾獎得主,中美院士,能源科技政策制定者、國際知名智庫組織領袖、以及來中美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中青年學者,内容覆蓋電力系統零碳轉型、清潔智能交通、氫能、能源數字化等實現“碳中和“目标關鍵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探索邁向“碳中和”之路的思路、方法與路徑。

第一天的主旨報告吸引近萬名觀衆線上參會,聆聽國内外頂級專家對“碳中和”的真知灼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原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做了“實現清潔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目前的全球的減排行動與實現控溫2℃這一目标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鋼鐵、水泥、食品等各個行業都要大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需要在儲能、氫氣、農業等領域開發創新技術。朱棣文還特别指出,核能也是一種安全的清潔能源技術,可以在全球脫碳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他同時呼籲應當重新定義什麼是财富,不能僅僅關注經濟增長,還要關注人類健康、安全、生活質量等,才能創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朱棣文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在”中國電力綠色低碳轉型與創新發展“報告中提出“雙碳”目标下中國能源電力要實施清潔化、電氣化、數字化、标準化“四化”轉型路徑,分碳達峰、深度低碳、碳中和三個階段打造深度低碳(零碳)電力系統,形成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供應體系。

舒印彪演講

美國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Precourt能源學院主任崔屹以”實現全球碳中和轉型的材料科技“為主題做了報告,提出了實現“碳中和“所需的十大清潔能源技術,包括長時間儲能、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電池、碳捕集和碳去除、可再生燃料、數字化能源、低碳鋼鐵、低碳水泥、塑料等循環利用、可持續食品、核能。材料技術在這些技術領域都有大有可為。希望在中美合作的平台上,可以進一步推動新技術的研發及産業化,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崔屹演講

國際能源署能源技術政策負責人蒂莫·古如伊在主旨報告中指出為了實現2050年的零排放,有50%的減排必須要來自于科技創新,如電氣化、氫能,碳捕集、生物技術等。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創新國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入占全世界的10%。中國和美國在清潔能源轉型方面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國際合作,全球實現零排放的時間可能要推遲幾十年。所以更需加強國際交流與經驗分享,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

Timur Gül演講

本屆峰會還組織了“邁向碳中和之路”的巅峰對話環節,由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前主席、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副主席Mary Nichols與加州能源委員會前主席Robert Weisenmiller就碳中和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Mary主席介紹了她在過去二十多年帶領CARB團隊制訂了多個世界首創的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法規政策的成功經驗,并分享了她參加COP27氣候變化大會的心得體會。她還和Weisenmiller博士讨論加州溫室氣體行動計劃,并展望了加州與中國之間在氣候方面的巨大合作潛力。

Mary Nichols與Robert Weisenmiller對話

峰會第二天為電化學儲能技術專題論壇,于12月3日在上海松江區G60科創雲廊舉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碳中和研究所所長龐陽,上海伏達儲能數字化研究院院長嚴曉、香港大學教授陳冠華分别發表了主旨演講。針對“數字化作為一種工具,如何打通從儲能材料、器件、設備,到整個系統的安全、效率和管理,以實現儲能體系不斷更新升級”的問題,陳冠華從第一性原理來研究材料、介觀結構和電芯,龐陽從儲能作為資産證劵化的角度分析問題,嚴曉則是對儲能電站在運營過程中獲取電芯的關鍵電池參數進行解釋說明。

電化學儲能專題論壇在上海舉行

峰會第三天會議為清潔能源轉型專題論壇,于12月4日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舉行。美國加州能源委員會原主席羅伯特·維森米勒做了題為《加州創新的氣候及能源政策》的報告,講解了加州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仍然實現大幅溫室氣體減排的成功經驗,并闡述了加州實現碳中和的行動計劃。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榮譽院長周孝信院士以《新型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和韌性的挑戰及應對》為主題發表了演講,斯坦福大學環境與能源政策分析中心主任拉瑞·古德教授做了題為《中國超乎尋常的碳減排方式》的報告。

此外,斯坦福大學能源研究院沈詩然博士發布了研究院的《加速中美的脫碳過程和促進雙邊氣候變化合作》成果報告,伯克利勞倫斯國家實驗室林江博士講解了他們的《2035年中國實現80%的零碳電力系統》研究報告。

清潔能源轉型專題論壇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舉行

—— 分享 ——

上一篇: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先進集體獎

下一篇:電機系召開全系教職工大會傳達學校精神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