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校友會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電機系微信公衆号

校友微信公衆号

研究生微信公衆号

本科生微信二維碼

北京院微信公衆号

四川院微信公衆号

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系動态 > 新聞動态 > 正文

胸懷大我,将個人奮鬥彙入時代洪流 

——在電機系2023年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電機系校友代表  褚旭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

非常榮幸受邀參加在座各位同學的畢業典禮,首先,向大家表示誠摯的祝賀!并對在座的各位老師緻以最高的敬意!

我1994年考入電機系,在電44班,1998年本科畢業,先後跟随姜建國教授和蔣曉華教授進行碩士和博士的論文工作,畢業後又在學校工作了一段時間,直到2006年才離開清華園。今天在這個講台上,面對我曾經的各位師長,以及未來必将成為各行各業棟梁精英的各位學弟學妹,感覺又回到了當年做學生進行論文答辯的時刻,讓我誠惶誠恐,如履薄冰。我并沒有深刻的人生雞湯可以分享,隻能簡單回顧一下我個人的一些經曆,和在此過程中的一些感悟,供即将走上科研和工作崗位的各位同學參考。

我2006年離開清華的時候,選擇加入通用電氣全球研發中心在上海的分支機構,當時我的選擇很多,選擇去這樣一家跨國企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中國加入WTO還不久,國内絕大部分行業的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由于缺乏來自工業界高水平研發需求的引領,在高校很多科研工作或者相對于國内的産業過于前沿而很難應用,或者在重複性的解決一些先進跨國企業早已解決的問題,這讓我當時對自己科研工作的價值有了深深的懷疑,因此想去最先進的跨國企業去看看他們的研發究竟是怎麼做的。

在通用電氣工作的6年,正值跨國企業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階段。我在GE的第二年就開始承擔一定管理工作,帶領團隊探索功率變換技術在新能源、醫療、軌道交通、航空和環保等廣大工業領域的創新性應用,這段經曆讓我對工業界的創新是怎樣産生的,什麼樣的創新是有價值的,如何完成從概念到産品的轉化,轉化過程中該做什麼或怎麼做科研工作等一系列問題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但同時,我也發現,盡管在通用電氣這樣一個有30萬員工,全球化水平已處于領先程度的美國企業,研發中心的中國員工也能參與到部分核心技術的開發,但大量國内畢業于頂尖高校的博士碩士仍主要在做各種諸如供應鍊本地化、國内客戶支持、産品外圍優化等細枝末節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到2010左右的時候,大量本土高科技企業已經開始崛起,盡管其薪酬待遇和管理水平和成熟外企相比仍有明顯差距,但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統一市場和入世10年以來積累的人才、資金和産業鍊的基礎上,來自産業界的高科技研發的需求開始進入爆發期,從而一定會給研發人員提供更加波瀾壯闊的舞台。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在這個時期,當時也是通用電氣在中國如日中天,發展到接近頂點的時期,選擇加入聯影醫療,這樣一家剛成立不久的初創企業。聯影醫療從事的是大型醫療裝備的研發和制造,當時這個行業的國産化程度非常低,國内市場基本上被幾家跨國巨頭壟斷。聯影自誕生之日起就以全線覆蓋所有品類産品,全面掌握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性能對标國際頂尖水平為原則,緻力于打破壟斷局面。這些理念,對于在清華“又紅又專”的氛圍下成長起來,又有一定“工程師情懷”的“理工男們”有着極大的吸引力。

到了聯影醫療以後,我最開始負責磁共振成像系統中兩類核心功率部件的研發工作。這兩個部件當時都依賴進口,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還買不到性能最高的。起步階段是非常艱難的,我帶領的團隊大部分都是應屆生,大家全都零經驗,我自己雖然在外企參與甚至領導過某些相關技術的研發過程,但總體而言隻能說是“看過豬跑,吃過一點豬肉,但從沒有從頭養過豬”,因此研發的過程基本上是靠團隊自己摸索,好在我的團隊成員都非常優秀,一旦有機會從事最先進技術的研發,隻要有科學的方法,實踐如何解決其中的問題就成為他們成長最好的老師。公司也非常有耐心,容忍我們這樣一批人按自己的節奏,“五年磨一劍”的方式和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死磕”,就這樣,我們最終在這兩個領域都實現了國産替代并反超,性能開始領跑全球,并和其它研發團隊一起實現了超導磁共振系統核心部件100%國産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整機性能的世界紀錄,聯影醫療也在2020年時因為高場磁共振的國産化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後來,我的工作範圍擴大到所有醫療裝備的功率類核心部件,到2019年時,公司成立了一個專門的事業部來覆蓋這一類的部件,我負責的業務進一步由功率電子擴展到真空電子領域,到去年聯影醫療科創闆上市時,聯影醫療已經成長為國内大型醫療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擁有一支超過3000人的研發團隊,其中有62位清華校友。我所負責的核心部件也已有5大類,二十多個型号的産品在全球幾千家醫院投入使用。

回首我不到二十年的工作曆程,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珍惜自己的經曆,走過的每一步都會為未來留下痕迹。在清華讀研期間,我最開始從事的是電力電子控制方面的工作,博士期間轉去做磁共振裡的射頻電磁場,畢業留校後又幹了一段超導磁體,在通用電氣期間搞射頻放大技術的研究,到聯影後研發各種醫療設備中的功率變換裝置,近幾年又去搞真空電子部件,最近又開始探索醫療之外的一些應用領域,專業方向不斷變化,尤其是在學校做研究生的階段,幹的幾個領域當時看風馬牛不相及,當時覺得非常艱難,但工作後欣喜的發現過往所學居然都有用武之地,這裡尤其要感謝我博士期間的導師蔣曉華老師把我帶進了醫療裝備這個領域的大門。其實,不僅是醫療裝備,絕大部分的高端裝備技術都是高度複雜的多學科交叉領域,紮實的數理基礎,多學科的知識儲備,是在這些領域做出創新性工作的必要條件。

二、關于“價值”。我個人職業生涯中兩次重要的轉變,背後最主要的驅動因素之一就是我對個人價值的認識。我是70後,在時代賦予的紅利下,獲得了一份穩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這讓我在生活方面并不面臨太大的困難。然而,我深知這些并不應該成為選擇職業道路的唯一考慮因素。我并不是黨員,但受清華校風熏陶多年,在工作中一些迷茫的時刻,還是會問自己,我要做的事情真的有價值嗎?除開養家糊口,是不是真的為社會創造了價值,這個世界是不是會因為我做的事情而發生一些改變?所幸的是到目前為止所做之事皆為所願,還能有一部分時間用于科研一線,從事的也都是自己感興趣的内容,談不上有什麼成就,但都還算的上利國利民,有助于社會進步。

三、關于前面提到的“時代的紅利”。我有幸處于中國曆史上對于科技工作者最好的時代,從吸引外資融入世界産業循環、到發展内需國産替代,再到全産業鍊自主可控,高速發展的時代大背景提供了個人發展的最佳舞台。回顧過往經曆,我其實一直在自覺不自覺的追随着時代的腳步,選擇到最大的舞台,做最困難和最被需要的工作。過去10年,我在聯影主要的工作内容,可以用“國産替代”四個字來概括,盡管我們做了大量創新性的工作,也在性能上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但大多數工作仍是沿着國外先進企業開創的方向前進,而且,我國的基礎工業仍廣泛的存在大量短闆,我所從事的高端醫療裝備領域對這些“卡脖子問題”有切膚之痛,我目前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和我們上下遊的夥伴單位合作,補上這些短闆,全面實現自主可控,這個目标,應該會在我們這一代完成,對于在坐的各位同學,當10年或20年後,你們已經成為各領域的中堅力量,我相信屆時引領性、原創性的創新将成為新時代的主題,這也必将會更加複雜和困難,但每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曆史使命,我們作為“前浪”為大家打好基礎,未來也一定會被大家超越。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祝各位學弟學妹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能保重身體,鵬程萬裡,前程似錦!祝願母校和電機系發展越來越好!

謝謝大家!

—— 分享 ——

上一篇:電機系教師代表易陳誼在電機系2023年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下一篇:電機系黨委書記于歆傑在電機系2023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