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校友會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電機系微信公衆号

校友微信公衆号

研究生微信公衆号

本科生微信二維碼

北京院微信公衆号

四川院微信公衆号

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系動态 > 新聞動态 > 正文

6月19日及26日,張北柔性直流工程中都換流站送端220kV交流線路分别開展了人工區外接地短路和人工區内接地短路試驗,由電機系董新洲教授率領的電力系統保護團隊所研制的220kV高壓交流線路行波差動保護裝置在試驗中正确判别故障,區外故障正确不動作、區内故障正确動作,标志着高壓交流線路行波差動保護技術現場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該技術可有效解決新能源電力系統雙弱饋線路安全保護問題,實現了行波保護理論和技術研究的新飛躍。

人工短路試驗現場

人工短路試驗中裝置動作結果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雙碳”目标的關鍵載體,柔直電網是支撐新能源靈活高效應用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電力系統中新能源接入比例不斷提升,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日趨成熟。張北柔直工程作為全世界首個柔直電網,其建成投運是我國電力系統發展中的标志性事件,是我國電力工作者為世界電力系統做出的重要貢獻。然而張北柔直電網送端交流線路則是典型的雙弱饋線路,即送端是風電場,容量小、短路電流水平低;受端和柔直電網相連接,短路電流更小,故障特征不明顯。對于雙弱饋線路,傳統繼電保護不能正确判别其故障,這給新型電力系統的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和挑戰,甚至成為了制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

針對雙弱饋交流線路繼電保護靈敏度問題,董新洲教授團隊提出了适合于交流線路的行波差動保護原理,考慮了線路的分布電容電流與電氣量傳播時延,以此為基礎開發了行波繼電保護裝置TP-02,從根本上解決了制約繼電保護靈敏度提升的關鍵問題。本次試驗的成功證明了行波差動保護理論的正确性和裝置的有效性。

雙弱饋線路行波差動保護裝置屏櫃

電機系董新洲教授率領的電力系統保護團隊是故障行波理論及行波保護技術的開創者。該團隊所研制的特高壓直流線路行波保護裝置于2020年起投運全世界電壓等級最高、傳輸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長的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并取得了理想的運行結果。交流行波差動保護的成功進一步豐富完善了行波保護技術體系。

部分團隊成員合影

—— 分享 ——

上一篇:“一系兩院一室一聯盟”聯席會成功召開

下一篇: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助力我國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成功制氫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