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110周年校慶,90周年系慶,電機系積極組織開展老教師訪談慰問活動。2021年1月7日,電機所黨支部與電碩182黨支部共同對李發海老師進行慰問、訪談。
一、艱辛求學,師生共進
李發海老師出生于1931年,今年也是老先生的90華誕。李老師于1951年入學,1955年畢業,是當時的最後一批四年制本科生。入學之初在北京大學電機系,1952年由于院系調整,來到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就讀。期間還曾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過半年。當時的教學模式與蘇聯相仿,但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條件比較艱苦,師生之間是一種共同學習的氛圍,而正是在這種條件下,老一輩的艱苦奮鬥精神才顯得尤為可貴。也正是在這種艱辛求學,師生共進的環境下,電機系才逐漸成長和發展起來。
二、潛心教研,不求名利
李老師畢業之後在電機系從事電機學的教學工作,後來在高景德先生的支持下,與教研組的其他同事們一起努力,使教研組的電機控制科研工作取得了從無到有的進步。期間不但從縱向上取得了國家相關部委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從一個二級學科逐漸橫向拓展為兩個二級學科。這一研究領域的拓展工作,是在對電機本體研究的基礎上,将電機與控制相結合,拓寬了研究方向,延伸到了交交變頻等領域。直到今天,電機控制領域仍然是電力電子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期間與汽車系等兄弟院系共同推進了電動汽車重點項目,并獲得相關科技獎項。但提起這些獎項時,李老師對此并不在意,甚至連這些獎項放在那裡都不記得了。像這樣的重點項目還有很多,李老師對待科研事務用心努力,但對于事外的名利卻并不在意。正是這樣潛心本職,不求名利的精神造就了那個時代的一位位大師,推動了我們國家這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
三、引領後人,厚德載物
李老師作為與電機系同齡的老先生,向我們介紹了自己四年求學過程以及後續幾十年教學研究的親身經曆和感悟。展現了一個艱苦努力的求學者,一個推進發展的建設者,一個淡泊名利的老前輩這些不同人生階段的形象。
電機系像李老師這樣為後輩成長,為國家建設努力奮鬥的老先生們,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從事着不盡相同的領域,但這種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是他們所共有的。如同周國平所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萬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希望這種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能夠推動電機系,推動bevictor伟德官网,推動整個國家不斷向前。
電力電子與電機系統研究所陸海峰老師、孫旭東老師及電碩182黨支部李占濤、劉洋參加了慰問和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