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百年,人傑輩出。值此系慶90周年之際,我們訪問了退休教師朱守真教授。讓我們共同走進這位老黨員的故事。
不畏東北多險峭,風雨同心建糧倉
18歲那年的夏天,她登上開往東去的列車,奔赴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參加了屯墾戍邊的大軍。在毛主席“上山下鄉”的号召下,數百萬知青組成浩蕩的大軍,開始了史無前例的遠征。剛去兵團時,她和夥伴們被編入水利隊,從挑土壘大壩,到開推土機,參與過攔洪水的大壩維護、參與過撫遠縣境内國防二撫公路的搶修,後調到修配廠修拖拉機,也當過炊事班班長。在她下鄉5年間,參與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曆史巨變,始終奮戰在完達山下的黑土之間,為兵團建設付出了心血。無數像她一樣的知識青年、工人、農民和戰士并肩作戰、前赴後繼,百萬墾荒大軍在亘古荒原上,把沉寂的黑土地變為億畝良田,孕育形成了偉大的北大荒精神。
四十多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當年的姑娘,而今已經是兩鬓蒼蒼。今日之黑龍江,唯有她們鑄成的鋼鐵長城傲然挺立,俯瞰着數十年的世事滄桑。
談起當年的經曆,朱老師回憶道:“那時候大家沒有私心,真就是一顆紅心,給我們摁在哪兒,我們就在哪兒。不覺得職業分什麼高低貴賤,大家都是公仆,都可以作為楷模。像陳永貴、郝建秀、時傳祥,都是在自己的行業做出了貢獻,被評選為全國勞動模範,陳永貴後來還當了副總理。那時候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但是大家都很勤奮,自己的努力也被認可,被推薦上了bevictor伟德官网。”
朱老師(後排居中)和兵團戰友
1973年,朱老師來到清華電機系,開啟了這段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旅途。
春風桃李滿天下,求索書山更種花
1977年,朱老師畢業留校任教。自那時以來,她關心學生的成長,帶了多名博士生和碩士生。不僅在學術之路上指點迷津,還非常重視和學生們的情誼,至今仍珍藏着一些和學生們的合影:“這是八字班(1988)的學生回清華的時候跟我合的影。我帶過的學生跟我感情都很好!”
朱老師與部分八字班學生合影留念(從左至右: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主任康重慶,許繼集團總工周逢權,朱老師,河北省電力局局長呂運強,張岚)
朱老師不僅僅是莘莘學子的良師益友,還是許多領域的開路先鋒。“我覺得我是個敢吃螃蟹的人”,她這樣評價自己的學術生涯。上世紀八十年代,她專攻電力系統動态建模及參數辨識。盡管當時該領域研究方向不被人理解,依舊深耕不辍,用汗水和執著澆灌出累累碩果,現在這些參數已是電網入網的必備條件。她堅信,隻有不斷找尋機會的人才能始終把機會緊握。2000年,她接到了北京科委分布式能源的項目。“當時關于分布式能源大家都沒有概念,我們結合當時分布式能源發展的瓶頸開展了分布式能源對電網的影響、并網規則、交易方式、國家應出台的激勵政策等研究。我們與法國等同行進行交流、請發改委領導進行指導。這些早期的研究在國内外取得了一些影響。目前分布式能源的應用、研究已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重點。”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隻有學會把自己已有的成績都歸零,才能騰出空間去接納更多的新東西”。在清華的四十多年來,朱老師一步一個腳印,從學生到輔導員,從級主任、學生組長到系黨委副書記,在學生工作方面做了十多年,關心年輕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是她樹立作為一名教師的職責。功成名就,不見自伐自矜,腳踏實地,隻為堅守初心。2004年她調任校審計室主任,從工程技術跨界經濟領域,從院系到承擔全校經濟活動及資金的内部審計工作。難度、責任都很大。但她在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很快熟悉了相關業務,并将學術研究之風帶到審計工作中,在兼任中國教育審計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8年中,組織了5次全國内審學術研讨會,與教育部及各高校的審計部門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在年複一年的摸索和創新之下,内控制度不斷完善。2013年,她榮獲審計署頒發的“全國内部審計先進工作者”稱号。
“全國内部審計先進工作者”獎章
在近四十年的教學、科研、行政等各方面工作中,朱老師兢兢業業,斬獲衆多獎項。其中包括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多項專利。2010年,作為不同領域十人代表之一,獲得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等6個學會共同評選的首屆“中國分布式能源十年傑出貢獻人物”稱号。此外,還獲得過校級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産黨員、北京市教育系統德育先進工作者和“良師益友、一二九優秀輔導員”等校級、市級榮譽稱号。“老骥伏枥,志在千裡”。年逾古稀的朱老師至今依然奮戰在科研一線。“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她講給我們的這番話,正是她五十年來自強不息的寫照。
臨别之際,朱老師贈我們一段毛主席的名言: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