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親友、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畢業,标志着一段求學經曆的終結,同時也掀開了人生中另一段旅程的序幕。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都經曆過多次畢業。每一次畢業,都是一個神聖而莊重的時刻。
今天各位來賓、親友、老師和同學們通過線上線下歡聚一堂,共同參與和見證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2021年畢業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電機系向各位親友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一直以來支持和關心電機系發展的系友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辛勤育人的電機系全體教職工緻以崇高的敬意。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向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258名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順利完成了學業,跑完了人生馬拉松中非常重要,也許是最重要的一程!
我先介紹一下今年電機系畢業生的總體去向。在258名畢業生中,有本科117人,研究生141人。
本科畢業生中,國内讀研95人,占總人數的81%;出國深造8人,就業11人,其他3人。
本屆研究生畢業生包含2020年8月、10月、2021年1月、4月和6月這五批畢業的同學。
碩士研究生共有83人畢業,其中就業75人,占總人數的90.4%;國内繼續深造2人,出國深造3人,其他3人。
博士研究生共有58人畢業,其中就業44人,占總人數的75.9%,國内博士後進站繼續深造8人,出國出境從事博士後研究者2人,自主創業1人,其他3人。
在所有的258名畢業生中,有130位同學直接就業,約為總數的一半。
他們中,共有74人去往電力/電工行業,占就業總人數的56.9%,其中54人去往電網企業,6人去往發電企業,5人去往電工制造企業,9人去往其他電力行業單位。去往電網企業的54人中,包含國網/南網總部及直屬公司6人,區域及省級電力公司19人,地市級供電局15人,電力研究院14人。
除了電力/電工行業就業比較集中以外,我們的畢業生其他去向也更加多元。有26人去往IT行業,5人去往高校任職,10人去往政府部門,2人去往非電力研究所,3人去往金融證券行業,10人去往其他單位和企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2021屆電機系畢業生的就業去向涵蓋22個省份,其中人數最多的5個省市依次為:北京(63人),廣東(15人),上海(10人),浙江(7人)、江蘇(6人)。
全系就業出京率55%,其中博士出京率40.7%,碩士出京率61.3%。去西部就業人數為18人,比例為12.9%。
上述數據表明,電力/電工行業仍然是我系畢業生就業的主流,表現出電機系畢業生心系我國電力電工行業發展,入主流上大舞台的就業意願。
同學們,在過去的這一年多裡,咱們一同經曆了令人終生難忘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在線與融合式教學和科研活動。我想每一位同學都跟我有類似的體會,那就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怎麼能夠做到既不忘初心,又勇立潮頭?我想以自己印象深刻的在線教學經曆來做一番诠釋。要想不忘初心,首先需要有明确的、自己堅信的初心。在清華、在電機系,我們始終以為同學們提供高質量課程教學和高水平科研指導為教育初心。教育理論在發展、教育技術在演化、教學場景在變遷、技術需求在變化、實現方案在進步……但是在初心上,要有足夠的“鈍感力”,要能夠透過理論、技術、場景、需求和方案看到我們要給學生提供什麼。比如在2020年2月,學校就明确提出“推遲返校,按點上課,一起上課,真有課堂”,要做到在線學習與線下課程教學質量“實質等效”。這就是抗疫在線教學的“鈍感力”,即無論環境怎麼變化,我們的育人初心不變。
但光有初心是不夠的,要想及時有效地應對變化以實現初心,還得有足夠的“敏感力”,要能夠及時提出并準确把握克敵制勝的關鍵法寶。比如在2020春季學期,在學校的推動下,“雨課堂”工具快速疊代,從一個課堂内的交互工具,迅速成長為在線教學利器;很多面對學生口若懸河的老師也迅速成長為線上互動的直播達人;教學組織形式發生轉變,3個專家組和1個工作組實現了在線教學模式的快速演化和扁平化快速傳播。這就是抗疫在線教學的“敏感力”,即能夠撥雲見日,找到并解決當前面臨的主要矛盾。
同學們,前不久,我們共同慶祝了bevictor伟德官网110周年華誕,并且即将迎來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的重要曆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4月19日考察bevictor伟德官网時曾強調:廣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我衷心地期待着大家能夠牢記總書記的“四大期望”,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努力保持自己的“鈍感力”和“敏感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曆史進程中作出清華電機人應有的貢獻。
再次祝賀同學們順利畢業!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