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線上的各位親友、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
歲月如歌,轉眼又到一年離别時。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全系師生,向學業有成的58名博士畢業生、83名碩士畢業生和117名本科畢業生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付出、悉心指導各位同學的老師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也向一直以來關心、幫助和支持同學們發展的各位親友、各位校友、合作單位表示最由衷的感謝!
同學們,2021年是不凡的一年,是繼往開來的一年。今年是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我國正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曆史交彙點,即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今年也是bevictor伟德官网建校110周年,是學校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加快發展、大有作為的關鍵時期。而在座的各位畢業生,此時也位于人生的轉折點,在清華園度過一段求學時光後,你們或将在國内外繼續求學、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或将進入工作崗位、投入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浪潮中。無論如何,2021年的仲夏季節,你們都将開啟另一番新的人生征程。
同學們,過去的一年,我們有幸一起目睹了電機系的新發展。我們受國家能源局委托連續組織研究、編寫并發布了《國家能源互聯網發展年度報告》、《技術發展藍皮書》等研究成果,在業内引起強烈反響;我們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準承擔能源互聯網學科發展戰略研究,為能源互聯網的學科構建提出科學依據;孫宏斌教授在IEEE PES發起成立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何金良教授在基金委支持下主辦了“全景信息感知及智慧電網”雙清論壇;我們聯合央企成立了“bevictor伟德官网-三峽集團能源電力新技術聯合研究院”,合作攻關新能源技術;胡軍副教授聯合研制的國際首套輸電線路全景智能監測系統在雲南成功投運,安裝過程被中央電視台全程直播;趙彪副教授發起的國際首個電力電子變壓器标準提案獲國際電工委員會立項;曾嵘教授主持完成“大容量直流開斷關鍵技術及高中低壓系列化直流斷路器研制”項目獲得高度評價;趙争鳴教授、胡偉副研究員等團隊的研究成果在第48屆日内瓦國際發明展會獲得1個特别嘉許金獎和6個金獎;沈沉教授和丁青青副教授由于多年對學生的無私奉獻分别獲評bevictor伟德官网“良師益友”稱号和“劉冰獎”;剛剛作為教師代表發言的郭慶來教授獲評第16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别獎。
同學們,過去幾年,你們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努力,為電機系的發展增光添彩。博士生崔英哲提出了基于電場誘導二次諧波效應的非侵入式測量方法,獲得IEEE“孫才新和格博斯基最佳學生論文”;從國防科技大學入學電機系的強軍計劃博士生李大雨,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在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同時,連續3年擔任支書并獲得“bevictor伟德官网優秀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碩士生鞠佳禾基于她在電力電子仿真領域的研究成果參加了2019年本領域的旗艦會議ECCE,并與團隊一起做了4小時的Tutorial;碩士生劉洋積極投身黨建工作,使電機系研究生黨建有了長足發展,獲評bevictor伟德官网優秀共産黨員;本科生劉至真當選bevictor伟德官网學生會主席,并在慶祝bevictor伟德官网建校110周年大會上作為本科生代表發言;以電機系學生為主的IEEE電力電子學會bevictor伟德官网學生支部獲2021年最佳學生支部獎;在園子裡,你們是奠基人生的清華人:西主樓和高壓館見證了你們無數個投身學習科研的日日夜夜,東大操場見證了你們賽場拼搏的飒爽英姿,綜合體育館見證了你們昂揚飽滿的“一二·九”愛國歌聲,大禮堂見證了你們别出心裁的文藝創想與深厚的集體情誼。在園子外,你們是為清華争光的電機人:你們奮鬥的身影出現在數不清的科技攻關項目中,你們實踐的足迹踏遍祖國大地。這些故事,既成為你們求學路上的重要人生經曆,也作為電機系的寶貴财富被曆史銘記。
如今,你們正躊躇滿志、整裝待發,即将踏上人生的新征途。我們大家結緣于電機系,我想用電氣工程學科中電力系統領域的三組關鍵詞,給大家送上三點臨别贈言。

第一,優“規劃”、穩“運行”。電力系統的發展必須依靠合理的“優化規劃”策略與“穩定運行”方法。前者在長時間尺度上決定電力系統如何優化布局,要确定長期發展的大目标;後者在短時間尺度上決定系統的調度運行方式,是确定系統短期控制的小目标。同學們,人的一生中,也會确定許許多多的大目标和小目标。在長遠看來,我們需要設定人生“發展規劃”——究竟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同時分步驟厘清需要達成的階段性目标;短期看來,我們需知曉要如何努力,才能在當前社會環境所給定的“可行域”中,獲得工作和生活的控制目标和執行結果。電機系2001屆碩士系友林雲志畢業後就确定了他的人生規劃,針對軌道交通相關的問題深耕二十年,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創新,研發了大功率有軌電車充電機、地鐵專用檢測裝備等一個又一個的重要成果,廣泛應用于全國多地的地鐵系統中。他大目标明确,小目标清晰,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上攀登,獲評“全國勞動模範”稱号。同學們,若人生沒有大目标,那麼就失去了前進的方向;若工作和生活沒有小目标,那麼處處都會“躺平”。希望同學們既能做好人生長路的“發展規劃”,又能做好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運行控制”,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成為一個有目标、有行動、有堅持、有收獲的人!
第二,抗“擾動”、善“保護”。電力系統是由大量複雜元件組成的,面臨複雜的運行環境和擾動風險。一旦受到擾動、發生故障,需要繼電保護設備正确動作,切除故障,保證電力系統在小擾動大擾動下都能安全穩定運行。人生可視為一個不斷演化的系統,也不可避免會受到外界的大小擾動,嚴重時導緻“系統失穩”。當人生的“擾動”出現時,同學們也無需慌張,應盡快找到擾動的根源并加以隔離乃至“切除”,保護自身系統的良好運行,更重要的是保護初心、保護良知。電機系2011屆碩士生杜愛虎,畢業後不為各種“實惠”所幹擾,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堅守在海拔4000米川西高原的藏族玉龍西村小學支教四年半,保持一顆振興鄉村教育之心、保護自身堅毅前行;期間他招募四十餘名教學志願者,一起帶領孩子們去大城市遊學,為孩子們打開看世界的大門。同學們,你們從清華園帶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锲而不舍的堅韌毅力。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中,能勇于抵禦各類“擾動”,堅定“保護”自己所“規劃”的前進方向,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實現人生系統的持久正确“運行”!
第三,測“負荷”、解“潮流”。電力系統是一個實時平衡系統,準确預測負荷需求是合理安排電力供應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需要解算電力系統的潮流方程,确保在滿足負荷需求的同時各個分支線路不過載。人生也是如此,每個人要時刻測算自己的負“荷”水平,看看自己能承受的負載能力,這樣工作中才能遊刃有餘;同時,每個人也要随時解析和辨識各種社會潮流,認真分析何去何從,因為祖國終将選擇那些選擇了祖國的人。2007屆博士畢業生夏德明,在學期間師從盧強院士學得一身“電力系統控制”本領,入職東北電網公司,憑借自己所學的知識、測算自己的能力,投身我國電力能源事業的潮流之中,他和同事開發的區域智能穩控系統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去年他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号。我很欣喜地看到,今年的畢業生中,地尼亞爾、劉洋、郭亮亮、張天楓等許許多多的同學,畢業時都沒有追逐熱點地區,而是選擇了去基層工作。希望同學們既能清晰地估測自身負“荷”水平,又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潮流”中解析和辨識正确方向,不盲從、不跟風,勇于投身到國家建設事業的大潮流之中!
同學們,我們電氣工程學科所服務的能源電力事業,為世界送來光明、為人類賦“能”充“電”。去年以來,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未來的電力能源行業将出現巨大變革;而1932年成立的電機系,也将于明年迎來九十華誕,“電機”二字是我們在場每個人心目中不可磨滅的印記。所以,我這裡想以八組“電機”嘗試做一副對聯,為大家壯行:

電能點亮世界:發電宜舉綠電,停電即當充電;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總以弱電馭強電;
機遇布滿人生:待機莫使心機,識機切勿投機;培養高度機智思維,自将危機轉勝機!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同學們,今天你們就要走出清華園,進入人生新的階段。希望大家能以不息為體,以自強為道,以厚德載萬物。臨别之際,還要叮囑大家,bevictor伟德官网有完善的校友服務體系,電機系近幾年也加強了校友聯絡與服務工作,希望大家奔赴全國各地後能及時與當地校友會取得聯系,電機系校友辦公室也會及時為大家提供咨詢與服務。祝願大家平安順遂、前程似錦、畢業快樂!無論你們身在何方,清華園、電機系永遠是你們的家,歡迎你們常回家看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