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是正式開學第三天了,電機系所有課程都按照課表時間要求有序進行。從雨課堂的統計數據看,絕大部分老師在正式上課前都進行了不止一次的測試,正式上課時間的課堂到課率都在95%以上。可是,作為工科生的我們怎麼能不做實驗呢?目前的雲端教學情景下,實驗怎麼做呢?當然沒問題,快來看看我們真材實料的實驗課吧!
朱桂萍老師的“電路原理”小班完全翻轉課堂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同學們可以基于便攜式實驗設備完成大量與理論課融合的實驗。為了及時了解同學們在課外完成實驗的情況,朱老師從2016年開始就開始與雨課堂合作開發“雷實驗”(取自漢語拼音LEI,Lab of Electronic Intelligence)智慧實驗平台。基于這一平台,教師可以在手機端通過微信布置實驗、跟蹤學生實驗狀态、接收學生提交的實驗結果,學生也可以按照教師設定的實驗流程完成實驗,并對實驗中每個步驟進行截屏或拍照,最後自動生成實驗報告,提交實驗數據。在這次開學前,朱老師把實驗設備(圖1)和配套的元器件通過快遞發給了同學們,并在課堂上通過視頻給大家講解了設備的基本操作(圖2),課後很快就在手機上看到了全班同學當前的實驗進展狀況(圖3),同學們發過來的在家做實驗的照片(圖4)顯得也是相當投入。
圖3 教師手機端看到的當前全班實驗進展以及部分同學提交的實驗報告内容
Part B“可編程控制器及變頻器系統”: 遠程實時實驗
于慶廣老師講授的“可編程控制器及變頻器系統”課程授課和實驗各占一半,所用bevictor伟德官网-施耐德聯合教學實驗室位于清華西主樓一區215,Premium可編程控制器和ATV71變頻器等實驗裝置都具有以太網接口,可用于工業現場的遠程控制和監測,實現“透明工廠”的泛在物聯網功能。
為了讓同學們在千裡之外也能進行實驗,于老師和負責實驗的賈玉榮老師對實驗室服務器和路由器的配置進行了改造,把局域網的Premium可編程控制器和ATV71變頻器的以太網端口映射到公網。課程實驗2人一組,一位同學運行下位機可編程控制器組态軟件Unity XL Pr,完成控制邏輯編程,并通過網絡訪問遠在清華的實驗設備,完成對電動機變頻運行的遠程實時控制;同組的另一位同學運行上位機組态軟件KingView,編程實現對變頻器系統狀态的遠程監控和人機交互功能。為了讓同學們看到實驗室設備的真實動作情況,二位老師又在實驗室加裝了一台網絡攝像機,同學們在手機上就可以實時對自己遠程控制的電動機等設備實現“雲監工”。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實現了真刀真槍做實驗,實驗室場景和每個小組的實驗裝置如圖5和圖6所示。
2020年2月17日第四節課第一次上課,16個小組同時進行了首次實驗,效果非常好。第6組電72班姜智霖同學在河南商丘的家裡順利完成對下位機可編程控制器的編程,實現遠程對電動機的變頻調速運行控制;電72班徐宇軒同學在四川成都的家裡順利完成對上位機組态軟件的編程,實現了實時讀取電動機的運行速度。整個實驗系統的網絡拓撲及學生在家操作實驗的照片如圖7所示。
電機系加強并提升國家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基于雲仿真的光儲微電網運行控制虛拟實驗”在線服務能力,通過雲仿真和雲實驗方式傳遞知識,讓在線教學形式更豐富、訓練更充分,使用更便捷。
學生訪問電機系創立的雲仿真平台(www.cloudpss.net),即可開展虛拟仿真試驗(可通過教育部網站www.ilab-x.com獲得訪問入口)。本虛拟實驗課程面向電氣工程及相關專業本科大三及以上學生,課程包含“光儲微電網結構和運行控制基礎知識”、“光儲微電網仿真測試系統”以及“光儲系統PCC點管理控制實驗”三個子實驗,涉及并離網控制、充放電切換、負荷投切、功率平滑控制等關鍵知識點。虛拟實驗平台支持學生對重要步驟和關鍵參數的自由構建和自主設計,引導學生開展獨立仿真操作實踐和建模分析,以提高學生對微電網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上面的光儲微電網仿真系統包含了三組光伏發電系統,一組儲能系統,一組可變負載系統以及單相交流電網。采用主功率回路與控制回路分離的構建模式,具有結構清晰、便于學生理解及修改的特點。豐富的電氣及控制元件庫,支持學生對仿真算例進行擴展。學生可随時随地訪問虛拟仿真實驗平台進行學習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