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2月28日,實施網絡式遠程教學的第二周,電機系全體師生群策群力,順利完成了新一周的教學任務。
上課情況:雨課堂顯示,本周共開出課堂79個,含9個測試課堂。70個正式課堂中,本科課堂60個,研究生課堂10個。每日開出課堂數及平均到課率如下圖所示。
此外,還有3門研究生課程采用騰訊等其他平台授課,未在雨課堂統計數據内。
與上周相比:測試課堂數下降,平均到課率上升,師生對在線授課模式的适應度都進一步提升。
上課情況反饋:老師們普遍反映,教學過程流暢、課堂互動活躍,除個别同學存在網絡問題外,總體達到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調查問卷顯示超過2/3的同學認為在線授課教學效果不比傳統課堂教學效果差。
聽課情況反饋:電機系高度重視當前形勢下的教學工作,為保障網絡教學的順利開展,專門成立了由15位老師組成的聽課小組,對全系53位任課老師的課堂聽課實現了全覆蓋。本周繼續執行既定的聽課計劃。聽課老師均反饋課堂流暢,與教室上課基本沒區别,部分課堂的互動效果甚至好于傳統課堂教學。以下是兩份聽課老師的反饋。
夏清老師的《能源經濟學》課堂:夏老師采用騰訊會議平台進行授課。整堂課聽下來,其課堂高屋建瓴、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的特點保持得非常好。在此基礎上,結合網課學習易于分心的特點,夏老師在講解課程主幹内容的間隙,頻繁地通過設問、提問等手段與學生們交互,并不時用一些實證例子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比如,生動地講述了他赴海瀾售電集團考察的見聞,并在每一小節的最後,會預留一段提問的時間,對提問的同學進行鼓勵表揚,形成了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良好氛圍,網絡課堂的學習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劉鋒老師的《工程博弈論》課堂:劉老師采用騰訊會議+雨課堂的方式開展課程講授。從生活中的一般問題開始引入工程博弈論的概念,由多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工作串起博弈論理論發展的曆史沿革,在上課過程中通過雨課堂選擇題的來檢驗同學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将90分鐘的課堂分成三段,兩段課程之間安排3分鐘休息,在休息時以雨課堂主觀題的方式布置主觀題,增強與學生的互動。課堂整體與學生互動較多,氣氛活躍,課程邏輯清晰,取得了很好的上課效果。
除理論課堂如期正常開課外,電機系師生還采用各種模式全力推進實驗課程遠程教學。如朱桂萍老師的“電路原理”課程,基于便攜式實驗設備完成大量與理論課融合的實驗,教師可在手機端跟蹤學生實驗狀态、接收學生提交的實驗結果;于慶廣老師的“可編程控制器及變頻器系統”課程,學生可通過網絡訪問遠在清華的實驗設備,也可通過編程實現遠程監控和人機交互功能;此外,學生還可通過訪問雲仿真平台的方式開展虛拟仿真試驗。
除日常上課外,研究生培養環節的調整也是本周教學工作的重點之一。本周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博士生最終學術報告的調整方案、研究生學術報告調整方案,并對申請今年6月份畢業的研究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摸底排查,确保研究生能夠按時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