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校友會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電機系微信公衆号

校友微信公衆号

研究生微信公衆号

本科生微信二維碼

北京院微信公衆号

四川院微信公衆号

校友工作

1955級發0班

 


班級簡介:

1955級的發0班,入學時的專業名稱是“發電廠電力網及電力系統”,簡稱“發電專業”,入學時共有4個班,分别為發01至發04班,每班30人,全專業共120人。随着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學校新專業陸續設立,從1956年開始,就有3位同學被調入工程物理系。到1956年底,随着電力工業的迅速發展,電機系 成立了高電壓技術專業,各班以自願報名的原則,調出了30人組成高0班,這樣在原來班級的基礎上作小範圍的調整,到57年的發0班就剩發01、02和發03了。58年又從發0的三個班中抽調了8位同學到自動控制系和2位同學到數力系。也有從原來發9因病休學複學到發0的。後來由于參加生産勞動的組織都是教研室按需要安排,不是以班為單位,許多政治活動也都是三個班合在一起,所以實際上從58年以後發0班就是 發01、02、03的總稱。到畢業時大概有六十多人。

班級格言:

感恩母校,授我知識,育我為人,服務祖國。

班級故事:

首次接受毛主席檢閱,終身難忘

55年9月初剛入學的我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而且大多數是首次到首都,不到一個月就 迎來國慶六周年的慶典,聽到我們全班同學可以到天安門接受毛主席及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時,大家心情非常激動。十.一那天早晨天還沒有亮大家就急于起床,迅速到食堂吃飯并帶上幹糧,到大操場集合列隊出南校門,徒步到清華園火車站,乘火車進城到安定門火車站下車,列隊往東單方向走,再向天安門方向前進,當到達天安門廣場看到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向我們招手時,大家激動萬分,拼命高呼口号,當天我們還見到毛主席旁邊的周總理和劉少奇等國家領導人。晚上有部分同學 還參加天安門廣場的群衆聯歡活動和觀看煙火。

1956年國家制定《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極大地鼓舞每個同學的積極性

1956年1月黨和國家在北京召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同年又制定《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号召全黨和全國人民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向科學進軍。“向現代科學進軍”、“超英趕美”的口号深入人心,印象最深的是12年超過英國、然後馬上趕超美國。這對每一個年輕人來說是很大的鼓舞,大家學習積極性很高,确實是一門心思想學好知識,将來能有本事參加國家建設,去實現超英趕美,當時就是這麼雄心勃勃!每天一早起來練習俄語,清華園确實是一片琅琅讀書聲。班上有的同學因刻苦學習,成績優秀受到表揚。學習很緊張,文體活動也抓得很緊,“無體育不清華”、“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成為大家自覺鍛煉身體的目标,每天下午4點鐘後“放下書本,奔向操場”已成為習慣。班上文體有特長和愛好的同學也分别參加校、系各種代表隊或文娛社團。 總之那時絕大多數同學學習自覺性高、同學之間友誼純真、生活愉快、心情舒暢,所以應該說1956年是我們大學生活中最開心的一年。

1957年反右派鬥争開始了,我們發0班有7位同學被錯定為右派分子,于是開始大會 、小會批判右派,要與右派分子劃清界線,同學之間正常的關系受到影響,雖然後來都給這些同學摘帽、平反,但對他們身心健康、學習、事業、家庭和前途無不造成不可彌補的影響。

接着1958年的大躍進、大煉鋼鐵、59年的反右傾、紅專大辯論、拔白旗和接着的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在我們的大學生階段都經曆過了。

體力勞動,鍛煉我們克服困難的意志

1958年,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 教育為無産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學校安排了各種勞動。首先是58年3月參加兩周十三陵水庫的建設,水庫大壩完全用人工運沙石堆成,我們班大多數男生都參加了。大家的任務就是用一條扁擔、兩個柳條鬥挑沙上壩,開始挑80斤的沙石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經過幾天的艱苦鍛煉,班上大多數同學能挑100斤以上了。工地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好多同學肩膀都磨破了。但是看到水庫外沙灘上幾十萬人勞動的壯觀場面,還有年青姑娘組成的“鐵姑娘隊”的幹勁,大大地激發我們克服困難的毅力,讓我們更加體會向勞動人民學習的必要性。

1958年夏天,我們又參加建設學校西湖遊泳池的會戰。遊泳池要從一塊泥濘地上開挖出來,泥中長滿草根,挖起來特别費勁,當時天氣炎熱,身上都是汗水混着泥水。同學們幹勁十足,一切不在話下,經過一 個多月的勞動,終于完成土方開挖任務。若幹年後,每當我們回校來到現今的西湖遊泳池邊時,不免有“我為校園建設做了點貢獻” 的自豪感。 不知如今在遊泳池遊泳的學弟學妹們可曾想過當年學長們的辛苦?

1958年秋天,我們又到西北郊幫農民收水稻。住在農民家裡,跟着農民一起下地,男同學負責收割,女同學紮成捆運到田邊。當年正趕上雨水大,割稻時田裡還有半尺深的水,不僅增加了割稻的困難,還常碰到螞蟥跑到腿上吸血,開始大家都很害怕,後來農民教給我們處理的辦法,大家也就習慣了。

這些不同内容的體力勞動,占去了我們大學生涯中不少學習科學知識的時間,但也讓我們多數沒幹過重活的同學學會幹體力活的能力,克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嬌氣,更大的收獲是鍛煉了我們克服各種困難的意志。

科研、生産實踐,培育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電廠實習,理論聯系實際,豐富我們的專業知識

我們班入學時執行的是全面學習蘇聯工科院校的五年制教學計劃,比較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一、二年級學習專業課前,就安排到石景山發電廠、東郊熱電廠進行2—3天的認識實習,使我們對所學的專業有感性認識。

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到官廳水電站進行兩周的實習,了解水電站的整體構成、水輪發電機組的運行特點和油、氣等輔助設備的自動控制系統。

畢業設計前,在1959年秋安排有一個月的生産實習。全班同學分别被安排在張家口地區的下花園火電廠和山西太原第一熱電廠實習。每個同學都輪流在汽機、鍋爐、電氣三個班組和師傅一起三班倒,跟班進行巡回檢查和學習操作。并安排一些時間到化驗室學習水、油、煤等的質量檢驗方法。我們首先學習師傅們是怎麼交接班的,以後我們每次上、下班前主動掃地、搞衛生;跟師傅巡查設備運行情況,學習如何寫操作票、如何操作設備等。那時候,師傅們真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大學生,恨不得手把手的把他們所知道的都教給我們。我們也确實學習了如何從運行的設備所發出的不同聲音判斷設備的安全狀态,這些都是從書本上學不到的實際知識。生産實習也讓我們深入了解火電廠主要設備:機、爐、電的運行機理及其生産流程,對發電廠的電氣主接線和升壓變電站的電氣設備都有深刻的認識,加深我們對書本知識和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的理解。實習過程也學到師傅們勤勤懇懇、終年如一日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我們與師傅的關系搞得很好,離開後多年有的同學還和太原第一熱電廠的老師傅有通信聯系,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

2)技術革新及科研實踐,培養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958年我們發0班還參加多個與專業技術有關的技術革新及科研、生産實踐。

清華電廠(當時稱土電廠)建設:班上有十多位同學在教研室沈善德等老師的指導下,參加了學校土電廠的電氣設計和安裝調試,有的同學畢業設計也繼續此項目一直幹到電廠建成和投入運行。土電廠的建設成功有發0班同學貢獻的才智和心血。在後來的若幹年内,社會上不少單位因缺電被供電局拉閘,可bevictor伟德官网因為有土電廠的發電和并入電網而從來沒有被拉閘過,這對當時保證全校師生員工正常的教學、科研和生活起了很好的作用。

交流計算台的設計、制造和調試:這是發電教研室一項具有國内領先水平的建設項目,班上有二十多位同學在陳壽孫、王仲鴻老師的指導下投入此項目。上世紀50年代,我們沒有計算機,沒有計算器,所有電網計算單憑一把計算尺,嚴重影響計算的準确性。當時國内唯一一台可以計算電力系統的先進設備是清河電力技術改進局(現在的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技改局)從蘇聯引進的“交流計算台”。教研室決定制造自己的交流計算台,首先從仿造現有技改局的這台交流台開始。該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分工合作,有的同學每天不怕風吹雨打和日曬,從學校步行到清河技改局測繪交流台的所有零部件,回來進行畫圖設計直至出加工圖;模拟輸電線路的電感元件,需要精密的線圈,對線圈的排列要求很嚴格,由電感小組同學利用手搖繞線機繞線圈,同學們工作很細心,線圈制作完成後,要對其參數進行測試;所有元器件需要安裝在不同結構的機殼内,為此機殼面闆小組的同學一方面在電工廠師傅指導下完成加工任務,對于在電工廠不能加工的複雜結構件,班上同學跑外協聯系加工并對其質量進行驗收;各個電氣元件的安裝固定需要各種絕緣構件,為此有同學到有關工廠學習、調查後大膽的進行自己壓制膠木構件的試驗,首先他們到工廠找來了被淘汰的壓力機,自己設計模具,在新水利館西南側的自行車棚裡辦起了簡易的膠木加工車間,經過日日夜夜的奮戰,終于成功地把膠木粉壓成需要的絕緣器件,得到領導的贊揚。交流計算台的設計制造過程,雖說是仿造,但實際上是一個技術含量高、工藝要求高的大項目。交流計算台的制造成功,成為我國第二台、高校的第一台服務于電力系統的交流計算設備。當時班上有同學的畢業設計就利用了這台自行制造的交流計算台完成的。在改革開放前,這台設備對教研室的教學、科研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電力系統動态模拟實驗室的建設:動态模拟實驗室的建設是發電教研室的一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項目。我們班約有7、8位同學在茅于杭、郭淑英、顧永昌等老師的指導下參加此項目的設計、繪圖、安裝和調試工作。動模實驗室的每台模拟機組可以模拟不同容量或參數的一台發電機或一座大、中、小型的發電廠,也可以模拟規模不同的電力系統,因此要求每台模拟發電機參數都必須可根據被模拟對象的不同而方便修改;輸電線路的模拟也是如此。可見電力系統動态模拟實驗室的建設也是技術難度很大的科研項目,有的同學也是從開始參加動模實驗室的建設一直到畢業設計。電機系的電力系統動态模拟實驗室,當時也是國内的第二(第一也在清河電力技術改進局),它的建設成功對科研和教學起了很大的作用,一直為全國電力行業和科研單位的科研和生産提供服務至少50年以上。

邯鄲熱電廠的安裝:為了支持河北省邯鄲市的建設,bevictor伟德官网派出發0班30多位同學到邯鄲熱電廠,當時該廠正在施工和建設中,同學們參加各種電氣設備的安裝,包括開關、母線、鋪設電纜等,同學們在安裝師傅的指導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由于全班同學在技術革新及科研實踐中的突出表現,0班被學校評為“bevictor伟德官网1960年技術革新及科學研究的先進集體”

教授親自授課,受益匪淺

電機系和發電教研室在執行“教育為無産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的方針過程中,抓緊時間安排好我們專業課程的系統教學 ,主要的專業課都由發電教研組的教授親自授課:發電廠及變電站課程是黃眉教授、短路電流是王宗淦教授、電力網及電力系統課是孫紹先教授、電力系統穩定是程式教授、電力系統自動化與繼電保護是王世纓和楊钺老師 。他們嚴謹治學的精神,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王宗淦老先生,他為了讓我們能聚精會神的聽好課,每堂課都給我們發幾頁他親自編寫的講義,講完課後為了我們保證有複習時間,他把大家留在教室裡,自己拿把椅子坐在教室門口,有問題可以随時問他,下課前就是不讓我們離開教室。要知道當時正逢58年大躍進、大煉鋼鐵時期,學生們也多少受浮誇風和極左思潮的影響,電機系也開展對系主任章名濤先生的批判和拔白旗呢。在這種形勢下,王先生不怕壓力,敢于這麼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學習, 這種敬業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一輩子。

真刀真槍畢業設計,培養我們的創新能力

1959年,學校為了使學生學到先進的科學知識,培養創新能力,決定把學制延長至6年。我們1955級0字班作為過渡,改為五年半,我們畢業設計的時間也随之加長。每個同學的畢設題目都來自電力系統生産實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稱為 “真刀真槍“)。有的同學的畢業設計題目就是在58年所參加的專業技術革新或科研項目的基礎上繼續深入。

1 密雲水電站的電氣設計組:59年初,班上有十多位同學在王世纓、楊钺、潘隐萱等多位老師的指導下開始該項目的設計。這是北京市的重點工程項目,周總理和北京市領導都很關心此項目。 電機系設計組的任務是承擔水電站的全部電氣設計,包括潮河和白河兩座水電站的電氣設計。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同學負責電氣的一次線,有的負責二次線,包括發電機的勵磁系統、繼電保護等的線路圖,邏輯圖、配電盤等等的全部設計圖和施工圖。首先楊老師帶領部分同學去官廳水電站學習,接着到水電勘測設計院邊學習邊參加模式口水電站自動化方面的設計,然後陸續集中到密雲水庫。水庫工地施工熱火朝天,我們也日夜奮戰,為了趕進度,邊設計、邊施工。工地的生活條件很艱苦,到了冬天早晨起來,臉盆裡的水都結成冰。大家克服一切困難,一心一意完成設計任務,1960年的元旦鐘聲都是在水庫大壩上聽到的。直到60年春,完成初步設計、施工設計及現場驗收等工作,大家受到了全面的鍛煉。設計任務基本完成後,多數同學回校上課,留下幾位同學繼續負責後期的設計及現場施工,直到60年9月水庫攔洪慶功後才回校補課和寫畢業論文。期間北京市也召開過“北京市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有同學也應邀參加大會并受到表揚。由于現場工作需要,最後留下一位同學作為電氣設計代表一直留在工地,到61年夏季才畢業離校。

2)清華電廠設計組:本組的多數同學是從58年開始參加“土電廠”的設計、施工、安裝一直到投入發電運行和參加運行值班;并在投入運行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各種運行規程及規章制度等。另一方面校辦電廠除了發出電來,供給學校用電和接入電網外,本身也作為培養技術人員的基地。參加本設計組的同學深有體會地說:“畢設期間在土電廠值班學會了開機、并網發電及從電網解列、停機等操作,能獨立處理簡單故障”,由于畢設中表現出色,當密雲煉鋼工地沒有電時,被電機系派他到密雲工地和動力系的兩位師傅及熱8的一位同學一起,帶了一台柴油發電機去工地,我們的同學獨立負責發電機及出線安裝和發電運行,使工地設備有了動力,晚上有了照明,北京市委對bevictor伟德官网的無私支援表示感謝和對同學們的工作幹勁及能力表示贊揚。

3)江南電力系統組:江南電力系統組有6—7位同學在王宗淦教授、張寶霖、茅于杭等老師的指導下承接了華東電力系統三項内容的分析研究:論證由上海至望亭電廠的高壓輸電線路由220kV升壓至330kV的可行性分析;高壓輸電線路單相自動重合閘的可行性分析;現場試驗檢驗張寶霖老師指導所研制的單相自動重合閘裝置的動作準确性、可靠性和快速性。畢設過程有兩件事讓我們永遠難忘:一是指導教師王宗淦先生每天都要到畢設的教室親臨指導,處處體現老先生的敬業精神。二是到現場參加高壓輸電線路的單相接地短路試驗 。該設計組同學除了在學校利用自己參與研制的交流計算台進行深入分析計算外,還在茅于杭等老師的帶領下到上海華東電管局,向局有關領導彙報我們的階段成果,同時為現場試驗作各種準備。在華東電管局的大力支持和安排下,我們有機會到望亭電廠升壓站的220kV出線端(向上海供電的)進行單相接地短路試驗。這次試驗非常成功,試驗結果證實所研發的單相自動重合閘裝置能及時切斷故障相并快速重合,比起傳統的三相重合閘來說,可以提高非故障相供電的連續性。 這次成功的現場試驗意義很大,回校後被電機系推薦到學校大禮堂介紹畢設的事迹和經驗。

除了上述幾個畢業設計組外,還有華北電力系統組電力系統動态模拟實驗室建設組、校内電網組及其他一些研究型的小組,這裡就不再一一介紹。

總之,這些真刀真槍的畢業設計與我們所學的專業緊密結合,大家收獲很大。在業務方面是五年來所學到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大大提高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培養了我們對工作高度的責任感和彼此合作的團隊精神。

無條件服從分配,奔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到邊疆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幹一行,愛一行”,這是我們這代人牢記的口号和行動指南。我們六十多位同學不論家庭或個人有沒有困難,全部無條件服從分配。59年學校已明确把我們這一級學制延長為五年半,應該是1961年春天畢業,但實際上大家畢業的時間是有所不同的,一切服從祖國的需要。60年因國防建設的需要,有十多位同學還沒來得及完成畢業設計就被系裡陸續通知提前畢業。他們甚至離校前一天還不知道到哪裡,到了單位才知道被分配到國防部X院。這些提前畢業的同學多數都參軍,搞國防建設,有的直接分配到部隊。到61年初正式畢業的也隻剩五十多人了,由于大家畢業于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不少大城市、大單位暫時不需要人,因此不少同學被分配到發電廠、供電局等基層生産單位,也有被分配到貴州、四川或甘肅等邊遠地區的。但無論分配到什麼地方,都在那裡兢兢業業工作,作出顯著成績,在各自的單位中成為業務骨幹、領導幹部或受人尊敬的優秀教師。其中表現突出的如李蒙同學,他學生時是校籃球隊主力隊員,本科畢業後繼續攻讀研究生。他家在北京,64年研究生畢業,被分配到哈爾濱大電機研究所,69年支援三線建設到四川德陽東方電機廠任設計科科長、銷售處長、副總工、副廠長,92年任四川省副省長,1997年上調北京任中國農工民主黨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2003年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就是這樣從基層一步步幹出來的。

我們發0班的同學們在畢業多年後,都還十分懷念在清華五年多的學習生活,大家内心一直深深地記着:“感恩母校,授我知識,育我為人,服務祖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