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校友會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電機系微信公衆号

校友微信公衆号

研究生微信公衆号

本科生微信二維碼

北京院微信公衆号

四川院微信公衆号

校友工作

1995級電專11班

班級介紹:

1995年,1998年畢業,學制三年。電氣工程及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大專班。班級人數為49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班主任為陳宜林。

在校情況:

曾經住過的宿舍有7公寓和北門外大專班專用宿舍,上課教室主要在西大操場西邊的大專班專用教室、北門外大專班專用宿舍,實驗室有西主樓301、302、主樓後機房、高壓實驗室等西主樓相關實驗室,我們多名同學參加校合唱團等團體,積極參與專科系學生會工作,并得到系領導和同學們的高度認可。

班級大數據:

班長:倪建斌 副班長:孫繼春

這一屆,是電機系大專班第11個班,在校所學課程和任課老師:大學英語 吉嘉琴、高等數學 陳永亭、大學物理 張三慧 鄧新元、線性代數 陸文娟、機械制圖 周柳真、彙編語言 李芙英、FORTRA語言、數字電路 童陸園、模拟電路 謝小平、電路 李志康、電機學 王承煦、材料力學 王葉淘、微機控制、電機控制技術 陳宜林、電力工程 崔文進、電力電子 陳建業、高壓電氣 肖如泉等。

生源地主要以吉林省通化變壓器廠為主,小部分來自浙江三門變壓器廠、安徽、河南、湖南、黑龍江、江蘇南京、北京等地。經過4年在校學習(預科一年),畢業去向主要都留京就業,有小部分回到家鄉學以緻用和移民國外。全班同學走向社會後都參與到科技工作中,不論國企、外企、還是民企和自己創業,都在不同崗位上為中國這20年科技發展做了各自的貢獻,行勝于言、身體力行的傳播着清華精神,我們是在特殊時期,通過特殊渠道和清華結緣的一個特殊群體,雖然沒有偉大的成就,可是我們一直以“清華人”要求自己,在各個行業,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負韶華,不負母校!

班級格言:

上善若水積德厚,春雨夏露潤無聲。共鑄清華,有我電專。

班級故事:

清華園拾憶

猶記當年,年少懵懂,何其有幸,進入清華園學習。

三年時光,一直在記憶深處閃亮,為我們的人生前行激勵。

刻在心靈深處的是我們五十人的班級,歡樂融洽,心手相牽,不離不棄。

不能忘的是那些經曆,珍珠般搖曳生輝,苦辣酸甜,點點滴滴。

元旦晚會,你排我演,同心協力;

學生節裡,你教我練,躍躍欲試;

交誼舞中,你幫我學,互助互利;

運動場上,你追我趕,争先恐後;

荷塘夜遊,歡聲笑語,無憂無慮;

集體郊遊,載歌載舞,春風得意;

新老圖書館,書香四溢,早早去占座是我們莘莘學子;

大小食堂,菜品豐富,“饕餮”着我們的口腹。

滿滿的記憶,慢慢的回憶… …

二十多年光景,舊夢依稀。

即使畢業後各奔東西,依然不會忘記彼此,不忘母校,不忘清華情。

清華園小記:

歲月匆匆,距離畢業已二十餘載,往事曆曆在目,記憶中的清華園,有煙雨朦胧的亭台樓榭、有古香古色的圖書老館,巍峨的大禮堂… …,故人仍在?往事依稀,當年的歡聲與笑語、沖突與矛盾、悲傷與迷茫… …統統都已經成為寶貴的人生經曆,每每回想起來,不覺莞爾……

武術課

記得大學裡開設了武術課,主要學習拳法、劍術和刀法等,授課老師是一位美女教練,同學們都練得不亦樂乎,某君是比較熱心之人,每每課間及茶餘飯後經常會指導一下其他同學的拳法和刀術,等到期末時同學們一個個都順利的通過了考試,隻有此君拳法打到一半呆立在原處,大囧不已,最後全班隻此君一人補考,一段時間成為我們的笑談。

包子與饅頭

某日在食堂午餐,忽聞一宿舍同學和食堂師傅大吵起來“我要的是包子,你給我的是什麼?”,師傅:“我給你的就是包子啊!”,“這怎麼是包子呢!”,我們聞聲跑了過去,隻見此君和食堂師傅争論的面紅耳赤,直接向我們控訴,“我要的是包子,他給我拿的是饅頭,包子!包子怎麼能有餡呢?”,我們說包子就是有餡啊,饅頭才沒餡呢!,後來總算搞清楚了,在此君老家包子是不帶餡的,帶餡的是饅頭,不同地域的習俗真是千差萬别呀!

與河南同學一起去食堂吃飯,此君主食永遠都是兩個饅頭,不解!我說:“每天都吃饅頭你能吃飽嗎?”此君回怼:每天都吃米飯你能吃飽嗎?!

寒風中的拖鞋

都感覺東北人抗凍,可我見過真正抗凍的還是幾個浙江的同學,元旦的北京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了,我們一衆東北人都穿起棉衣棉鞋,隻有幾個浙江同學還穿着夏天的拖鞋在寒風中騎着自行車飛馳,一年四季在浴池用冷水沖澡的非此君幾個莫屬!

神經衰弱君

同學某君一直神經衰弱,經常吃些螺旋藻、松花粉等補品,吃飯比較挑食,看我吃飯狼吞虎咽比較香,就和我約好一同去食堂吃飯,我打什麼菜他也照着打一份,等我風卷殘雲一般後,他還沒動幾口,詫異地看着我說:有那麼好吃嗎?,我說:多好吃啊!不知此君的神經衰弱現在好沒好,那些補品多半是浪費了!

女生宿舍的“鋼圈”

某君受邀到女生宿舍做客,發現一女同學床上有一“鋼圈”,此君好奇心大起,拿起把玩,卻不知作何用處,衆女生大囧,不敢做聲!此君多年後方知此圈用處,淪為笑談!

名師教誨

教授《大學物理》課程的是此書的主編張三慧老師,張老師上課重來不帶課本,每個公式的推導都信手拈來,把很難很抽象的物理課講得通俗易懂,張老師平易近人、慈祥可愛,他的同學朋友及子女大都在國外,和我們講他基本不出清華,清華園什麼都有,出了清華基本就是出國;

講授英語的是吉佳琴老師,上海人,留學蘇聯的副博士;90年代正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時候,最喜歡聽吉老師講一些國家科技的發展和她出國與前蘇聯同學交流的事情,印象最深的就是吉老師經常能在我将頭深埋在桌子下的時候把我叫起來讀一段東北口音的英語,每當我面紅耳赤的讀完之後再糾正我的發音,樂此不疲!遺憾的是直到畢業也沒能給我糾正過來!真的讓老師失望了!

清華的食堂

記得上學時清華的食堂有數十個,每個都有不同特色,教工食堂的魚香肉絲和大包子、7食堂的燒茄子、韭菜盒子,特别是薯條炒蒜薹是我的最愛;東大操場對面食堂的肉包子也很不錯,萬人坑的小炒,清華周邊也有很多美食,照瀾院路口吱吱冒油的韭菜盒子、幾個摞在一起一口咬下去,那叫一個香!

北門外的砂鍋飯、炸雞腿;記得北門外去八家村的路上,好像在河邊有一對年輕夫婦開的小店,他家的酸辣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酸辣湯,沒有之一!勺中填油加熱,放入瘦肉絲煸香,淋入香醋,填湯後放入豆腐、木耳、大量的胡椒粉,勾芡出鍋,一氣呵成,熱騰騰一大碗,再配一碗米飯,是我經常犒勞自己最豐盛的“大餐”,多少年過去了,記憶猶新,再也吃不到那麼好吃的酸辣湯了!

我們班東北人多,大都喜歡吃韭菜盒子,有一段時間,7食堂每天中午有韭菜盒子,但隻做一盤,去晚了就沒有了,我們每天中午安排同學先去排隊,等韭菜盒子一出來就全買光了,久而久之引來衆怒,大家投訴食堂說一幫東北人壟斷了食堂的韭菜盒子,逼得食堂隻能采取限購措施!

老館與新館

清華裡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圖書館占座,圖書館分老館和新館,新館大多是科技類圖書,老館人文類圖書較多,因為圖書館比較安靜,學習環境較好,學習氛圍也較濃,諾大的圖書館坐滿了同學一點聲音都沒有,大家都在自覺的學習;所以每天最高興的就是盡快吃完早餐,早點到老館占座,最喜歡老館的座椅了,都是一些陳年的實木書桌,古樸厚實、泡杯熱茶找一本好書,一座就是一個下午,這樣的時光再也不複返了!

同學來京

畢業10餘年後有同學來京,正趕上那段時間特忙,白天要開會、陪好幾撥客戶,隻有晚上的第二場能趕過去和同學聚聚,每天晚上從海澱趕到通州,又從通州返回海澱,基本都是下半夜才回家,一連四五天後老婆發問:“是誰能讓你成天夜不歸宿?老婆哪裡知道這同學之間的感情!某天的第二場之後,大家都喝的很嗨,我們提議回母校看看,不喝酒的同學開着車,夜深了熟悉的西主樓還亮着燈,我們偷偷溜進去拍了幾張合影,保安看到來了一幫醉鬼也拿我們無可奈何,我們告訴他,我們就是這裡畢業的,拍幾張照片就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