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介紹:
1973年入學,1977年畢業,學制四年。班級人數38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4人。班主任和輔導員分别為:王學恭、沈善德、韓英铎、童陸園、崔文進、顧學順,言茂松。
在校情況:
我們在校期間的學習路徑是通過“開門辦學”學習知識。1974年開始,學校決定将基礎課及電工、電子學等技術基礎課教師分配到各系和各專業,跟班教學。師生都到工廠、工地,結合典型産品、典型工程和專題研究,技術革新任務,開展教學活動,學校年鑒指出,畢業設計80%的項目已用到生産實踐中去了。這種教學雖然不系統,但知識面還是很廣闊的,張寶霖、周榮光、相年德、王世櫻、王仲鴻教授等都為我們的專業學習傾注全部的熱情和心血。其中最值得紀念的是:有幸與大師孫紹先、王宗乾面對面聆聽他們的授課、有幸與王仲鴻教授一起拉過電纜、與韓英铎院士切磋難題、與沈善德教授孩子混的很熟、與物理課鄧新元教授的友誼維持到現在,他與我們班現在還在一個微信群裡。在老師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們從基礎的數理化,到複雜的電機學和電力系統穩态和暫态分析,攻克了一個個難關,學習和掌握了堅實的電力行業知識。
住宿情況:入校後男生住在一号樓,女生住在新齋,到畢業也沒有換過地方,幾年的相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班級榮譽:發3班體育還是不錯的,學校的滑冰隊、遊泳隊、長跑隊名單裡都有過我們班的同學。全系比賽班裡也能獲個名次。邯鄲學軍期間班裡也被評為優秀集體。
班級大數據:
發三班這個清華班級具有很強的向心力,是個團結友誼的集團!班裡同學畢業後主要分配在長江以北地區,絕大多數進了電力系統,部分到了高校。同學們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都做出了突出貢獻,
多數同學具有了高級職稱、處級以上職務,在各個崗位承擔了領導骨幹作用。
班級格言:
不懈進取,執着追求。
班級故事:
1978年4月1日 本校電力、水利、建工三個系赴西藏開門辦學的67人出發。我們系李鳳玲帶隊,我們班班主任言茂松和呂德鎮、周佩榮兩位同學參加了西藏開門辦學。
1978年7月28日 唐山發生7.8級以上強烈地震後,全校開始抗震防震。學校組織800多人的赴唐山學習服務隊,前往唐山參加抗震救災。我們班崔巍、林孝芳、羅偉、申玉娥四位同學參加了這支隊伍,到唐山後幫助蓋抗震棚、冒着餘震爬上12米高的電線杆加電線。有的同學輾轉多個地方救災,長達兩個多月。
其他信息:
我們這一代人經曆了多重磨難,但報效祖國、回報母校的心不變,bevictor伟德官网為我們開啟了知識的寶庫,教會了我們學習、探索、創業的本領,培養了我們一絲不苟的科研創新能力。至今,我們依然為是清華的學子而自豪和驕傲,因為我們有那些優秀的值得我們永遠崇敬的教師,是他們的言傳身教為我們後來的專業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裡列了一首詩:
王承業
緻敬愛的鄧老師及為發三傳道、授業、解惑的先生們、老師們。
恩師不忘!
恩 師
嚴師尊道誨諄諄,
浸潤不行愛其能。
忠心誠畢傳授業,
桃李芬芳滿園春。
我們班湧現了一批優秀人才,這裡列寫兩個:權太範、侯鴻基
權太範
參與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國防項目新體制雷達研究小組,經過20多年的研究這一項目開創了我國新體制雷達研究的新領域,1991年與校友劉永坦教授一起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1年出版了“信息融合:神經網絡-模糊推理信息融合理論與應用”專著。這本書在2002年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作為第一發明人的國家發明專利:高頻地波雷達遠端超視距航迹起始方法和裝置(CN10****0909A),2016年12月獲得了18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侯洪基
“鍋爐節能水處理器”的發明榮獲第41屆日内瓦國際發明展金獎,2017年曾與基建處接洽,準備捐贈一套幾百萬的“鍋爐節能水處理器”和技術,由于身患絕症不幸病故,沒有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