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校友會
    官方微信公衆号
    bevictor伟德官网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衆号

電機系微信公衆号

校友微信公衆号

研究生微信公衆号

本科生微信二維碼

北京院微信公衆号

四川院微信公衆号

校友工作

1984級高4班

班級介紹:

1984年入學,1989年畢業,學制五年。班級人數3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5人。班主任、輔導員分别為:梁曦東、羅承沐、徐國政。

宿舍信息:

女生宿舍是新齋,男生宿舍是一号樓。

生源情況:

生源來自全國二十個省市及自治區,目前分布在四個國家十四個城市。現從事行業有電力及電子工程、行政管理、金融、創業等。

班級格言:

高風亮節始于小善,四方之志貴在堅持。

班級故事:

一九八四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為它不僅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所構想的未來時代,也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三十五周年。幸運的是喬治.奧威爾所描述的景象並沒有在那一年發生,而在中國的大地上卻正經曆着文革過後的萬物複蘇,其中之一就是高考恢複正常。那是一個高考可以改變命運的時代,在那一年,一群羽翼未豐、少不經事的年輕人,從全國各地二十個省市自治區,不約而同地為了一個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于是成就了一個班集體叫做高四班。

高四是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工程系高電壓技術專業84級的簡稱。剛入學時,常有其他班級的同學開玩笑,說我們班是高中三年沒念夠又湊到一起繼續讀高四了。笑談之外也引發出一個事實,那就是當初班上每一個人的最明确目标是bevictor伟德官网,其次是電機系,甚至是清華裡任何一個系都可以。至于高電壓技術專業,那估計除了我們“高二代”明明同學外都是一知半解,所以我們可以說是被安排進入到這個專業。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我們班上的同學在未來事業發展中非常多元化。

1984年的夏日時節,我們每個同學就象是一株株幼苗被移植到清華園的沃土裡,開啟了生命中的新篇章。在五年的校園生活裡,我們紮根、成長、開花、結果。

紮根

我們班除了七位來自北京的同學外,其他人都是來自華夏大地四面八方。幾乎都是第一次離開家人。五位女生住新齋,二十五位男生住在一号樓。初來乍到,新人新環境令同學們難以适應。那時候的通訊交通都不發達,思鄉之情折磨着許多同學。其中王靜同學的想家之苦給宿舍裡的女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王靜和室友王世燕一起去食堂買了一份粉絲肉沫,回到宿舍,王靜看着這盤并不清爽的北方菜,就想起她媽媽做的好吃的菜,一想到要在這裡熬五年,眼淚刷的一下就掉了下來,邊哭邊吃。有時候也說不定是因為什麼觸景生情,就會流着淚水要回家。宿舍裡有一位幸運的張明明同學家住清華,為了緩解王靜的想家之情就帶她到自己的家去玩。女生們在一起聽音樂,學唱歌,煩惱都在笑聲中消失了。身體不舒服時王麗萍幫助打飯,心中煩躁時勾江紅溫馨的陪伴,隨着時光的流逝,王靜也越來越适應大學的生活,直到後來長期生活在校園。

男同學也有各種的不适應。南方來的同學,語言就是一道關卡。有些日常用語、生活用品的方言與普通話差別挺大,造成了不少有趣的誤會。特別是清華英語課比高中有很大提升,對口語要求比較高。記得有一次英語老師提問題,一位來自南方的同學回答了幾遍,老師都沒有聽懂,最後老師問那位同學“你倒底是在說英文還是中文?”,一起上課的同學們哄堂大笑。還有,大一的時候,學生的夥食每月是有定量的,女生大多吃不完,男生可能不夠吃。女同學也會分一些給有需要的男同學。互幫互助是我們高四班的特色。

成長

清華除為我們提供了最優秀的教學資源外,學校裡還有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生團體和運動場所,讓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有全面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入校不久,張明明同學就參加了bevictor伟德官网的學生業餘無線短波通訊組。代号是BY1QH.主要是利用短波通迅技術和遍布世界各地其它組織對接聯系。因為當時對外開放剛剛開始,來自中國的業餘無線通訊組織是少之又少,每次接通後都能感受到對方強烈的興奮和激動。有些組織還會寄給學校附帶外彙現金的信件表示感謝。後來有長江漂流的壯舉發生,學校也利用短波通信做了第一線報導。這段特殊的經曆令人視野開闊。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祖國健康的工作五十年”是我們在校時人人皆知的口号。清華校園裡每天下午4:00,大喇叭就響起号令,督促同學們走出教室、走出宿舍去參加體育鍛煉。滕達同學從那時開始漸漸地養成了長跑的習慣。在校期間他和同班的嚴文交同學曾經一起跑去香山看紅葉。後來出國發展,滕達跑過很多著名的馬拉松,包括6次紐約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和芝加哥馬拉松等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以及各種重大國際賽事。清華鼓勵同學們堅持鍛煉,正可謂無體育不清華。滕達同學持守清華精神也感染了生活中的另一半,他現在和夫人一起長跑,其樂無窮。

當年清華的團委和學生會很活躍。組織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生活。每到周末,學生食堂就變做交誼舞場,一對對青春的身影伴随着流行音樂翩然起舞。這些活動大多是有學生會組織的。湯和松就是校學生會的一位活躍分子,曾擔任副主席。湯和松也愛好運動,在學校武術隊練習散打,由于長期訓練,腳面骨都變形了。

電機系的課程設計很全面,為我們打下了良好的工程基礎。同學們也有機會參加了各種社會實踐和最後在西安的畢業實習。對很多同學來說都是全新的嘗試。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膽量也在魏雲峰同學的一次“千裡走單騎”的經曆中體現出來。他曾經隻身騎行,從北京回老家江蘇宿遷,八百二十多公裡的路程啊。從系裡開了幾張社會實踐的證明信,一路蹭吃蹭住,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遇到一位大隊書記反複給他解釋農村人為啥希望家裡有個男娃。也遇到一位退伍軍人在他床邊一直滔滔不絕地講他的故事。還去任丘火葬場參觀流程。後來又到嚴文交同學所在的山東社會實踐基地住了一天,吃了一頓好飯菜。一路上曆經風險,形同異人,到了山東他姨家就病倒了,休養多日才恢複健康。

任何幼苗能健康地成長都離不開園丁的辛勤付出。我們高四班很幸運,前後有三位認真關心我們的班主任和輔導員。他們是梁曦東、羅承沐、徐國政。每一位都是對我們班級和個人嘔心瀝血,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幫助。

開花

高四的五位女生曾被其他同學笑稱五朵金花。共同的宿舍生活讓我們在同學之情中更衍生出姐妹之情。沉穩而有才氣的王麗萍不僅工科學得好,還有能力轉去中文系學習;開心随和的王世燕給宿舍裡帶來許多歡笑;溫和聰慧的王靜給宿舍生活提供了許多有趣的話題;率真熱心的張明明為宿舍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為同學們來校探訪的親友提供了很多方便。曾經有一個難忘的夏日晚上,張明明冒着危險騎車回到宿舍,因為擔心王靜和勾江紅的安全,叫她倆立刻随她回清華家過夜。聰明善良的勾江紅是我們大家的最愛,她的出現總能給宿舍帶來溫馨的感覺,她和我們同班的趙洪磊同學組成了幸福的家庭。另外王靜同學也與才華橫溢的梁曦東老師喜結良緣。

結果

雖然當初每一位同學對專業和未來并沒有明确的認識和目标,但是清華園的沃土給我們一棵棵的幼苗提供豐富的養份和成長鍛煉的空間。八十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也讓高四班的同學在畢業之後能有各種各樣的發展。如今高四班的同學分布在四個國家十四個城市,從事的行業有電力及電子工程、芯片設計、行政管理、金融投資、創業、保險及其它。每個同學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斷的努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的校訓激勵着我們不斷前行,清華的培養讓我們有信心和能力面對不同的挑戰。

清華的生活讓我們結下寶貴的同學之情。由衷地感謝每一位教過我們的老師,感謝每一位高四的同學。在五年美好的青春歲月裡,在五湖四海千千萬萬人之中高四的同學們能與彼此交集,是緣分和福氣。祝每一位高四的同學繼續走好未來的道路。

返校合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