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70年4月24日,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号”。這“一發”,揭開了中國太空之旅的序幕,叩開了通向宇宙的大門,中國從此進入航天時代。2016年,為紀念“東方紅一号”升空,經國務院批準,每年的4月24日被設立為“中國航天日”,今年正值第五個航天日,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視覺盛宴”即“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号’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展覽于4月24日正式啟幕,以此為在太空“環遊”半個世紀的“太空歌者”“東方紅一号”慶生。
當年參與衛星研發的專家胡其正,1959年畢業于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作為嘉賓現身雲展廳直播間,與廣大網友分享當年的峥嵘歲月。
直播現場,老科學家胡其正親述“東方紅一号”研制艱辛
85歲高齡的“東方紅一号”衛星總體組成員胡其正作為嘉賓現身雲展直播間,不僅與廣大網民分享了當年參研的峥嵘歲月,還介紹了很多東方紅背後的故事。他說當時的“東方紅一号”上搭載了很多先進的技術,“第一是衛星的測控。就像趙九章說的,一顆一米大小的衛星送到數百公裡的太空,就像是幾公裡外的蒼蠅,哪去找它?所以要把它抓住,要知道它在哪兒,這就是測控的事兒。”據胡老介紹,當年國際上通用的測控方法不外幾種,包括光學、雷達、幹涉儀等,美國采用的就是幹涉儀,問題是設備龐大造價很高。國内科學家就提出是否可以用超短波這一當時在國外也很先進的方法。“當年,趙九章院長負責了這一技術攻關,研究可行性,還用半導體計算機對結果進行運算,後來發現是可行的,國内的529廠、539廠生産出了多普勒測速定軌系統,并跟蹤美國衛星軌道來測試準确度,後來發現非常準确。”
話說當年,美國、蘇聯都已經成功發射了衛星,中國研發衛星壓力極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國家的科學家不僅要成功追趕,在技術上還要實現超越,為此需要付出汗水與努力,遠超國人想象。胡其正介紹說僅測控技術,國内面臨的技術難題就比較大,相比美國可以全球布下觀測站,蘇聯有着漫長的國境線,“衛星經過我國國土隻需要十幾分鐘,衛星測控難度更大。”令人振奮的是,這套本土生産研發的系統出色完成了測控任務: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公布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這一震撼全球的消息後,又在二版三版,詳細地刊登了東方紅一号飛經祖國各地、以及飛經世界各地的時間,時間之精準,令世界側目。胡其正如今回憶這段峥嵘歲月,隻是淡然的一句“這個研究做的很好”,其中凝聚了多少個前輩科學家的不眠之夜。
除了衛星測控之外,還有一個難題:溫度控制。衛星在軌運行時要經受嚴苛的高低溫交變環境,而星體内的電子設備均需在特定的溫度範圍内進行工作。用胡老的話來說,“太空的溫度比較極端,被太陽光照射時,溫度可上升至一二百度,當沒有光照時,溫度可以低到零下二百多度,但是衛星内的電子設備工作需要有特定溫度的,比如5°到40°之間。”溫度控制到底有多難?當年法國先于我國發射了第一顆衛星,但是由于溫度控制沒做好,衛星内部溫度過低,隻工作了一天就壞了。無獨有偶,日本比我國早2個月左右發射了衛星,發射的衛星隻在空中轉了6圈,由于過熱就爆炸了!衛星溫控之難,由此可見端倪。
“1963年,錢骥就提出了無源溫控的方案。1965年該方案順利通過,方案通過雖容易,但研究卻是從零開始,熱方程式的建立、元器件,甚至是對軌道方程的熟悉……都是從零開始,熱方程式的建立、元器件,甚至是對軌道方程的熟悉......都是從零開始,在技術上一步步攻克了下來!”雖然技術有了,但是技術還需落地轉化成設備,并驗證是否可行。為此科學家們又一次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奮戰,錢骥提前準備了兩米直徑的真空罐,模拟太空環境。随後,科學家們用注入液氮來模拟太空零下的深冷環境。除了低溫外,還需要太陽燈來模拟太空中的高溫,然而當年中國并沒有哪怕一台這樣的設備。于是科學家再次提出假設,能否用紅外加熱,來做熱環境實驗。這一假設經證明是可行的。于是就在這樣有些簡陋的環境中,我國的無源溫控方案調試成功了。不過,最為關鍵的是,它能否經過東方紅一号的考驗,所有參與研發的人都提着心。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它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胡老用四個字“非常精彩”再現了當年激動的心情,“我們的衛星發射後,在軌運行了24天,工作到電源都消耗光了,才停止工作。”話中的那份跨越世紀的自豪,現在聽起來仍激動人心。
在直播訪談臨近結束時,老科學家胡其正送給當代青年人八個字作為寄語:“熱愛航天,熱愛祖國!”這其中不僅有期期盼,更有傳承:“這句話也是我從我的前輩們胡九章、錢骥他們身上看到的!”
轉載聲明|轉自《中國電視報》2020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