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樞學長,1935年出生于江蘇南通,畢業于江蘇省南通中學,1956年考入bevictor伟德官网工業熱工專業,後因蘇聯專家變故,于1957年新學期開始時轉入電機系高電壓技術專業和王如璋學長同班。1962年畢業後被分配到沈陽電業局試驗所工作。
王如璋學長,1938年出生于陝西西安,抗戰勝利後随父母到北京讀書,畢業于北京師大女附中,1956年考入bevictor伟德官网電機系高電壓技術專業。1962年畢業分配至東北電管局生技處,後主動申請到基層被分派到沈陽電業局試驗所與黃維樞學長一起工作。1978年二人一起調職中國電力科學院任工程師,後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從事高電壓技術研究和新型高壓電器的研制工作。
今年是黃維樞學長和王如璋學長畢業58周年,彈指一揮間,他們從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兩鬓斑白的耄耋老人,他們從同窗伴讀變成了相守夫妻,他們曾一起在血與火的年代中洗禮,也曾在火紅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奉獻,半個多世紀的攜手,每一縷白發都訴說着一個故事,每一道皺紋都能看見對方的影子……
王如璋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是我國紡織方面的資深專家。她從小就受到父輩以及同學父親餘謙六(清華電機系教授)的影響,對清華電機系“并不陌生”。後來高考她就毅然決然選擇了清華電機系,圓了清華夢。
黃維樞坦言他最初的志願并不是清華,而是當飛行員,但因體檢鼻腔不直未能如願。情況變化使得他猝不及防,在有限的時間裡,他隻得更加努力複習備考。好在他的文化課底子厚,被清華錄取。
入學第一年,黃維樞被分到了動力系工業熱工專業,本應全程蘇聯專家授課,後因中蘇關系惡化,他轉而被分配到了電機系高電壓專業與王如璋同班。這一年王如璋學習刻苦、待人熱情被選為班長,第一年兩學期她都考出全5分(5分制)的成績。
原本是兩個互不相識的年輕人,卻因入學第二年開始的“反右派鬥争”而命運相交。
1957年,全國範圍内出現了一場“大鳴、大放、大字報”的整風反右運動。王如璋因年輕幼稚看不清形勢,抱着幫助整風的願望和熱情貼了幾張大字報,被認為在整風反右中犯了錯誤。在等待組織處分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和朋友就與她“劃清界限”,不敢和她接觸,王如璋就這樣被“孤立”了。
對于這樣一段經曆,王如璋學長仍然記憶猶新:“那時候,時間流淌的特别慢,日子很難熬。我非常孤獨、敏感,經常莫名其妙地流淚,我不知道右派有什麼“條件”?我害怕自己被劃成右派,變成了“敵人”,還能不能留在團内?還能不能繼續上學?我害怕爸爸媽媽知道了會多麼傷心,我是他們最喜愛的,最寄以厚望的女兒……”
“最後還好,沒有将我打成右派,給予‘撤銷團内領導職務’的處分。我是一個堅強的女孩兒,沒有消沉,一切又從新開始。其實,年輕的時候遇到一些挫折也不是壞事,經一事長一智。”“我記住了遇事要穩重,說話要謹慎小心,更不可輕舉妄動。因此,在文革中我一直仔細旁觀,并努力參加與東電技改局合作的技術革新,沒有說違心的話,更沒有做違心的事,表現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
那時,剛轉專業到班上的黃維樞注意到了當時備受冷遇但仍然熱情幫助他人的王如璋,并給予了她莫大的支持和溫暖,兩個年輕人從此走到了一起,相互傾慕,惺惺相惜。
清華教育始終堅持“又紅又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教學方面也特别嚴謹,強調基礎理論教育,又注重實踐培養。因為“高電壓技術”是電機系在50年代末開設的新專業,青年教師為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課堂上,王先沖、薛家琪、邵方殷、朱德恒、戚慶成等老師講的有聲有色,傳授科學知識,教授正确的思維方法。課堂外,王昌長、陳昌漁、楊吟梅等老師陪着同學去十三陵水庫勞動、參與組建北京電容器廠、帶領學生實習,指導學生做畢業設計,老師和同學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五年半的曆練中,清華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雄厚的理論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烙印下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技術革命的時候,我們一至五年級的同學跟着老師一起建設戶外式4000kV沖擊電壓發生器。當時困難重重,我們需要的材料什麼都沒有,隻能到處求援,看人家有沒有富裕的能給我們一點。有一次,跟工廠的師傅要來一些沙子和水泥,我們高壓基地“器材組”的幾個同學冒着大雨往學校拉。汽車壞在半路,一直到半夜才到了學校。為了完成任務,再大的困難,咬着牙也要把事情辦成,不達目的絕不休止,這就是清華自強不息的精神。”王如璋學長回憶到。
老校長蔣南翔身體力行推動清華體育,于1957年提出“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成為了清華人持之以恒的動力與追求。
當時清華體育鍛煉氣氛非常濃厚。每天下午4點以後,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到大操場或體育館鍛煉身體。雖然他們兩人并不是體育達人,但都特别熱愛體育鍛煉。王如璋學長是電機系體操隊和舞蹈隊的成員,黃維樞學長則在競走和籃球方面興趣濃厚,還是班裡的體育幹事。在當時清華濃厚的強身健體氛圍中,兩人養成了每天鍛煉的好習慣。直至今日,體育鍛煉仍然是兩人每天生活的必需,早上堅持爬山走路,下午在院子裡打乒乓球,風雨無阻。
1962年畢業前夕兩人在二校門校衛隊開了證明,到海澱區人民委員會領取了結婚證,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畢業後,王如璋被分配到東北電管局生技處,是東北電力系統的管理機關,在那困難時期相對“油水很足”,但王如璋學長覺得自己剛剛畢業,應該到基層鍛煉,三個月後,在她的申請下,從生技處調到了黃維樞所在的沈陽電業局試驗所。1962年到1978年的十七年,兩人紮根沈陽電業局一線踏踏實實努力工作。不論是停電檢修、變電站試驗,還是做設備創新,他們率先垂範,吃苦耐勞,勇挑重擔,在平凡的崗位上,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生動诠釋了清華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深刻内涵。
六十年代末期,中蘇關系惡化,毛澤東主席提出“深挖洞、廣積糧”的口号。在修建紅山變電站時,要求所有設備全部入洞。這個艱巨的戰備任務首先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變壓器套管和洞頂距離太近,引起頻繁放電,無法送電。當時的套管都是油紙絕緣的瓷套管, 4~5米的外絕緣間隙仍不能解決問題。在工程面臨難推進的困境時,黃維樞學長挺身而出,經過幾天夜以繼日的研究,将原有的油紙絕緣的瓷套管設計成可彎曲的塑料套管,1.6米的外絕緣間隙解決了難題,拿下了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同時,帶領工人自制了塑料電纜和帶均壓屏的電纜頭。
王如璋則巾帼不讓須眉,在沈陽電業局試驗所的革新組,發明和創新了一些小型試驗設備,例如,試制了幾台高壓電感線圈,與被試品電容并聯使用,大大減小了試驗電源的容量;與被試品電容串聯使用大大提高了試驗電壓,還裝入了試驗車,解決了現場試驗的困難。在1964年在西安召開的全國第一次高壓年會上發表了論文,受到許多供電局的歡迎。此外還試制了鈎棒滅弧器、氣吹隔離刀閘等等帶電作業的簡易電器及其他一些試驗設備。
1973~1977年沈陽44~66KV的三個電網都經常發生分頻諧振,嚴重到十幾個變電站一起諧振,一次諧振損壞多個變電所的十幾台電壓互感器并造成多個變電所全停電。為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及工人的幫助下做了大量的電網試驗,摸清了沈陽局每條線路的電容電流,和每台電壓互感器的電感,找出了分頻諧振的規律,并試制成功分頻繼電器裝于沈陽電業局十幾個變電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徹底解決了沈陽電網系統諧振問題,此後再也沒有發生過電網分頻諧振事故。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1978年遼甯省科技大會的獎勵。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對“十年動亂”中遭到嚴重破壞的科技工作的全面撥亂反正,也為科技工作的開放和改革打開了大門。
于此同時,水電部從全國電力系統抽調技術骨幹以重建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從東北抽調的八員大将中就有黃維樞、王如璋夫婦。“當時抽調的都是東北電力系統各個專業的大腕,我倆算是‘小字輩’吧。我想所以選中我們可能是因為我們40歲左右,比較年輕,也有一定的經驗,還能甩開膀子幹點事吧。”王如璋學長回憶說。調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那就是沈陽電業局不放他們,說要提拔他們。後電科院與電業局好好溝通,再加水電部和東北電管局的積極态度,于1978年8月,他倆被調往中國電力科學院高壓研究所,來到北京後跟清華和電機系的聯系更加密切了。除了經常在一起開會外,工作方面有了問題他們也常常回校請教老師。
在電科院,黃維樞學長任組合電器研究室主任,研制出電容分段調節式諧振試驗裝置,并到國内各地進行試驗,還制定了一些有關組合電器的驗收标準和條件。王如璋學長參與研究第二代500kV輸電線路的塔頭設計,大大減小了塔頭間隙,降低了成本,減小了占用的耕地。1980年~1983年通過大量試驗提出了帶電水沖洗的安全措施及定量控制水沖洗條件的“臨界鹽密法”,1984年編制了部标準 “電氣設備帶電水沖洗導則”(試行)及國家标準“電力設備帶電水沖洗規程”,大大提高了帶電水沖洗作業的安全性,大大減少了電網的污閃事故率。1989年帶領年輕同事在黃維樞學長研制的沈陽紅山變套管及電纜頭的基礎上研制新型高壓穿牆套管和電纜終端頭,并于1990年運行于大連老虎灘變電站,這是我國第一台幹式穿牆套管,無油、無瓷,不漏油、不爆炸,是中國獨創的幹式系列産品,樹立于世界各國電器之林,受到了各國電力用戶的極大歡迎。
丹心未泯創新願,退休開始新長征
1995年,黃維樞退休的這一年,他的内弟在北京懷柔創建了北京瑞恒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邀請他做公司的技術指導。黃維樞算算自己隻工作了三十三年,沒有完成蔣南翔校長“為國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任務,很不甘心。他想做個實驗看看自己的體力是否能夠繼續從事研究和工作。所以,一大早六點給家裡留了張紙條便從清河一路步行120裡前往懷柔,途中兩次拒絕了公司派來接他的汽車。晚上五點走到懷柔石場環島碰到了騎自行車來接他的王如璋學長時,他的腳已經磨起了好幾個大泡,隻能在路邊的草地上走才能略微緩解疼痛。通過這次考驗後,黃維樞學長信心滿滿,開始了他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三年後,王如璋學長也退休了,兩個人便一同搞起了幹式高壓電器的研發,開始了新的長征。
過去不管是電流互感器、穿牆套管,還是電壓互感器都是充油絕緣,一旦滲漏會引發着火、爆炸等風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黃維樞夫婦利用聚四氟乙烯這類薄膜作内絕緣,采用矽橡膠做外絕緣并盡可能設計電場分布均勻的新型幹式高壓電器。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自主研發出國内第一台有機複合絕緣幹式穿牆套管,第一台有機複合絕緣幹式電流互感器和幹式電纜終端頭。并于1989年挂網至今,二十年來,三萬餘台系列産品在國網、南網、石化、高鐵等衆多領域安全運行,受到了廣大用戶的歡迎。近年來,還承擔了國家重點項目1000kV輸電線路晉東南站、上海滬西站的設備供給。
幹式電流互感器于2001年通過了國家級技術鑒定,2004年通過了國家級産品鑒定,結論為:“在國内外電流互感器産品中,具有獨創性,性能優良,安全可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此幹式高壓電器系列産品的電壓等級覆蓋35kV到220kV,330kV、500 kV,最近還制造了600 kV的電流互感器,已經在加拿大兩個變電站運行。“我不喜歡炫耀、張揚,但當我看到這兩張屹立于加拿大衆多高壓電器中的幹式電流互感器的照片時,确實感到很激動、很自豪。”王如璋學長深情地說。
産品的類型從單一的35kV的幹式電流互感器逐步向大電流、小電流、串級式、電子式、可監控式發展成為具有獨創性、世界領先的系列型産品。
2006年開始,這種幹式系列産品外銷國際市場,到目前為止已有1000餘台在東西歐、南北美洲、澳洲、亞洲等二十幾個發達國家和地區運行。
“兩個人搞同一個專業有很大的好處,有什麼想法一起讨論,有不同的看法也可以互相争辯,吵吵鬧鬧也不要緊,彼此之間可以拓展思維。最早,220 kV電流互感器個子較高,有些橋梁涵洞過不去,運輸、安裝也比較困難。有一次我在深圳海邊樹下坐着琢磨這個問題,突然想到可以把兩個設備摞(串聯)起來,用螺栓鍊接,這樣運輸也可以拆卸。我拿起手機來就跟我愛人說我的想法。她聽過之後就說‘行!,好主意!’然後就開始計算、畫圖。這個設備從開始設計、制造、型式試驗到通過鑒定,隻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黃維樞學長在提到研發串級式電流互感器時說。
“80後”學長依然在路上
從1962年到2020年,已經超額完成“為國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如今年過八旬的黃維樞夫婦仍然在研發一線,每周還要去懷柔市區的工廠,與技術人員一起研究最新的幹式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目前該産品已經進入了型式試驗階段。王如璋學長坦言:“清華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一種貫穿生命的力量,這種力量一直支持着我們。我想隻要腦子不糊塗,就一直幹下去,為國家做一點小事。現在我們做的電壓互感器還在試驗階段,以後我們還想将它做成系列産品。”
校友伉俪,攜手風雨數十載
從青春年少的相識相知相伴,到如今兩鬓斑白的相互扶持。他們不僅在工作中做出了成績,還創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們有兩個對父母關懷備至的博士女兒和四個活潑健康的孫兒。
他們就是一對普通的清華人,他們用青春與熱血演繹了清華人自強不息的風骨。他們用踏實和勤奮的做事态度書寫了清華人厚德載物的精神。
對于他們,人生是一曲奮鬥者譜寫的歌,是一幅實幹家描繪的壯麗圖畫,是獻給祖國人民的滿意答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精神哺育了他們,他們也诠釋着清華人的精神!
祝願黃維樞、王如璋校友夫婦身體健康,生活幸福!